高三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发布 2022-07-13 01:17:28 阅读 6290

一、目标点击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语言学方面的,涉及语言和文学,普通语言学理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等内容。这些课文,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语言理论和语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二、要点回顾《语言与文学》语言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讲二者的关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

文章分类论述,从语言的两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词汇与文学,主要讲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问题语音与文学,主要讲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语法与文学,主要讲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语言的演变》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世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法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从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

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本文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他对修辞的理解,文章一共讲了以下三方面内容:什么是修辞、修辞选择的标准和修辞选择的条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语言和说话。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之中。

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形**类社会,社会也无法向前发展,同时,语言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都有权使用它,它共同服务于整个社会。第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部分阐明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类交际中最重要的工具。

三、方法指津1.学任何知识,都不能学死,而要学活。学死,就是学什么知道什么,不学就不知道,所有的知识都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之间缺少联系和沟通;学活,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融合起来,联系起来,能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也就是学了知识要能够融会贯通、迁移运用,把它们化成一个整体,变成已有知识的一部分。2.语文学习中的。

迁移运用,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文章,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弄懂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的意思,而且要把这些词、句、段融合起来理解,弄清它们整体的联系和意义,进而把这些意义和自己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比如,我们知道,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许多新词在不断产生,一些旧词(特别是时代色彩比较强的词语)在不断消失。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语言的演变》一文,就可以从新词的产生讲起,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亲身体会,让他们了解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进而理解语音和语法的发展变化。二是能够用文章中的知识解释相关的语文现象,并运用于自己的语文实践。阅读一篇文章,只限于理解文章本身还不够,还要能把文章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识应用于实际。

比如这个单元学习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懂得文章中讲到的知识,还要能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语文能力。比如学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在弄懂作者的主要观点时,还要学着运用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适合对象、适应场合,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使语言产生最佳的表达效果。四、考点例析。

考点]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汇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整合文章内容要点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例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沙尘暴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的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砾石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随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过百年堆积而成的,华厦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积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屿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

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递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

沙尘和水气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了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入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水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暴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入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哥德说过:“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

”这或许能给我。

们某种启示。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d.沙尘暴使那颗粒适中的粗砂被和细砂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地形。[答案]a奇思妙解这道题的命题角度,表层看是要检测考生对概念,即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其实质,则是要检测他们“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

本题的信息源锁定在原文的段①,它要求考生施展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本领。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可认定,唯有a项揭示了沙尘暴的特征,可见本题答案为a无疑。其他各项,则从侧面介绍了沙尘暴的不同特征,但与a项相比,它们并非本质特征,因此,它们都不是“最精确”的。

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沙尘逐渐积累形成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吵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上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答案]b奇思妙解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试题要求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这就需要启动比较与逆向思维,对各选项进行辨析。

大家知道,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即如沙尘暴,既有令人生厌的一面,又有帮助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好处的一面,据此来透视a项,则会发现它是正确的,不符合考试要求。c项的表述,源自原文段②的结尾处,两两对照,没有毛病,也不符合试题要求。d项源自段③,即“可见”之后的那个递进复句,显然d的表述也是正确的。

只有b项的表述,即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又缺乏原文意思的准确性。你想,沙尘聚积,如果没有风力的作用,怎会形成沙尘暴?可见b项前半句的表述极不严密,据此即可认定b项的错误。

3.下面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答案]a奇思妙解本题的命。

题意图,旨在探索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且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就是要求考生不仅要有“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思辨正误的能力。观照原文审视a项,发觉它只表述了一种现象,并未揭示“灾害加剧”的原因,因而可认定,a就是本题答案。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企图去改变大自然。

[答案]c五.迁移训练一片树叶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

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还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

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动。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人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

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厦的太阳下浮绿泛金。

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厦,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度守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

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鸣。我**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来,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

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时垂挂着。

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

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里的不停转化。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

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真谛。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真谛。

d.本文以小见大,以。

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2.第一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真谛”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

答:4.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①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②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述。答:

参***1.b、d2.指对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破坏;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营造了一种与读者进行交流的情境和氛围。3.(1)把树叶拟人化,使树叶获得了主体的位置。(表述不求一律,意思对即可。

)(2)照应了“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的观点。(如答“表达了人与树叶具有平等地位的思想”也对。)4.①从今年仲夏开始——去年初冬——今年春天——初夏——暑天——秋季——明年春天②(1)应对个体生命的自然消亡持安宁的态度(2)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读写,积累重点词语 文学常识。2.通过筛选信息,理清说明顺序。3.通过语言分析,体会说明方法作用和说明语言的特点。复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读写,积累重点词语 文学常识。难点 通过筛选信息,理清说明顺序。课时安排 1课时。复习过程 一 导入环节 2分钟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

《第二单元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 第二单元专项复习。授课教师 林健荣。授课班级 六年一班。授课时间 2015年1月7日。教学准备 多 课件。教学目标 1 根据要求,朗读本单元知识点。2 听写本单元生字词并互相批改。3 完成当堂练习。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过渡语 同学们,临近期考,下面我们来复习第二单元的有关知识点。板书 ...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秦宁远

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执教 秦宁远。熟练运用比例和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一 点名,检查设备连接情况。2.全班齐读概念。二 展示学习目标。三 展示本单元知识架构。一 比和比例。1.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指名回答。2 比和比例的区别?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3.如何利用比值判断比例是否成立?指名学生说说。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