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12 13:15:28 阅读 7004

第二组。

单元分析:本组课文每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

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篇章;最后,还得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

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29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3、 理解内容,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提高抵制“鱼”的**的能力。

4、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 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6、 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11课时左右。

5、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告诫、实践”等词语。

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 的**的自觉性和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阅读“单元导读”,谈话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二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三、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4、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朗读,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读课文。

二、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

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6、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链接生活中发生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它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一、谚语激趣,导入新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

1)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2)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学习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看看这个好帮手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怎么做呢?

3、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

4、交流:(两次)

第一次是——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时, 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不能完成织四十件毛衣的定单,我想到请其他妇女一起来完成。结果成功了。

第二次是——举办时装展览时,缝纫姑娘跑光了,时装展不能如期举行。我改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结果成功了。

5、小结引出:作者之所以能成功的克服这两次的困难,这都得益于——父亲的教导,(赶快找到父亲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知道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吗?(自由说) 指导不同语气朗读。

三、从事例中深入理解题意。

一) 克服第一次遇到的困难:

1、学生自由读课文4-11自然段,思考“这条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难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路?

2、交流:这条路——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织四十件毛衣。

3、师:一下子就有了大商场经理的四十件毛衣的定单,这对于刚刚踏上设计师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喜过望。)可想而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兴奋、激动)

4、师: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5、那“另一条路”指的又是什么呢?

说话练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就。

师: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啊。作者同维黛安太太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20位懂得这种特殊针织法的妇女,两星期内完成了四十件毛衣。

6、引读: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融情想像:多元朗读:

提升感悟:7。再次领悟父亲的教导。

师:第一次的困难成功克服了。这得益于父亲的教导。

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二)学习第二次遇到的困难。

1。 概括提炼,寻找“另一条路”:

师:父亲的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间。在举办时装展览会这件事上,我的另一条出路又在**呢?请自由读第三段后说一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假如 ,就。

3.师:那好,我们一起去看展览吧!(齐读13自然段)

4. 补充作者生平经历。

师:其实作者的成功远远不止这些。她成功的实现了自己做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她还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一位成功的演说家。

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那句话:(出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五、总结升华。

父亲教导我: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用自己的成功证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也一定会想起这么一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

7、落花生。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

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板书:

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 学具及 选择。通过旧知识迁移出新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培养自己的创新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有条理表述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数学的推理的能力。教学中口算和估算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真切感...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5 负荆请罪 教学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全文 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联系课文,说说 负荆请罪 这个成语的 3 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风貌。教学重点 1 根据剧本特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体味课文流露出的对自由生活 独立人格向往的思想感情。2.掌握诵读的要领,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领会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3.品味文章清新 优美 生动的语言。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诵读的技巧。2.学习本文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