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课前作业:整体感知。
1.注音:岑( )玉簪( )螺髻( )鲙( )揾( )
2.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梳理概括词句的意思。
二、课堂学习:鉴赏**。
1.上片首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你是如何理解“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的?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十二字,蕴含了什么深意?
4. 上片结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请简要赏析。
5.有人说,上片末尾“无人会,登临意”一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结合下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6.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那种手法,试分析比较他们的不同。
7.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
三、课后练习:巩固提高。
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
南乡子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
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3)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2.熟读背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相关链接】1.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
这是南宋对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称。)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2.写作背景:
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南京)。词人时年三十五岁,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
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渐趋成熟,豪而不放,壮中见悲,沉郁顿挫。
3.典故介绍。
季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想到家乡吴中的鲈鱼等美味,遂弃官而归。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许汜(sì)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如小人(刘备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树犹如此:据《世说新说·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从前所植柳树已长得十分粗大,慨然叹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4.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1)用典的作用:
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
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高二语文水龙吟
苏教版高二 唐诗宋词选读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教案。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导学”教学模式让老师善于“导”,学生善于“学
导学 教学模式让老师善于 导 学生善于 学 作者 李玲玲。教育周报 教研版 2019年第21期。摘要 导学稿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 合作为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方法,把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内容活动化。这种师生共用文本是教师 导 和学生 学 的脚本,它既是教师的备课,又是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辅导资料...
导学”教学模式让老师善于“导”,学生善于“学
导学 教学模式让老师善于 导 学生善于 学 作者 李玲玲。教育周报 教育论坛 2019年第18期。摘要 导学稿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 合作为学习方式,以教师的点拨引导为方法,把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内容活动化。通过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不愿学,不喜欢课堂的局面,使传统 人牵牛 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