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形成性评价(学生版)
说明:药理学形成性评价,总分7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期末考试部分试题来自本课后作业,比例不定。
药理学课程由多个教师共同完成,在每个教师授课结束前,把老师负责的课程部分作业的答案交给授课老师。同学们以寝室为单位,通过互相研究确定答案,每个寝室交一份作业。必须按时交,否则酌情扣分。
全班作业必须由学委负责把作业交给老师。本考试暂不给答案,由学生通过协作自己完成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药效学2.药动学。
3.毒性反应4.继发反应。
5.药物作用选择性 6.药物相互作用
7.***8.后遗效应。
9.不良反应10.血药浓度半衰期(t1/2)
11.生物利用度 12.量效关系
13.稳态血浓度 14.恒比消除(一级动力学消除)
15.恒量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16.二重感染(菌**替症)
17.半数致死量18.化疗指数
19.**指数20.耐药性
21.安全范围22.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现象
23.阿斯匹林哮喘 24.水杨酸反应。
25.奎宁丁晕厥25.反跳现象
26.耐受性及快速耐受性 27.戒断症状。
28.表观分布容积 29.肝肠循环
30.再分布31.首剂现象。
32.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
33.竞争性拮抗参数(pa2) 34.药酶诱导、药酶抑制
35.首过消除(首过效应,第一关卡效应)
二、单选题:
1.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c.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d.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2.某患者胃肠绞痛,用阿托品**,病人胃肠绞痛明显缓解,但出现口干,排尿困难,后者为:
a.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所致
b.药物引起的**反应
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药物的***。
3.某患者经氯霉素**伤寒,一个疗程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属于:
a.继发反应 b.毒性反应
c.**反应 d.后遗效应 e.***。
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5.以近似血浆t1/2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可将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
d.缩短给药间隔 e.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a.固定不变 b.随用药剂量而变
c.随血浆浓度而变 d.随给药次数而变。
7.药物在血浆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哪项正确:
a.药物作用增强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药物代谢 d.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作用减弱。
8.有关一级动力学消除,错误的概念是:
a.此时血药浓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
b.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c.血药浓度按等比级数衰减
d.又叫恒比消除 恒定。
9.产生***时所用的剂量为:
a.极量 b.**量 c.大于**量
d.半数致死量 e.最小中毒量。
10.药物在血浆中主要与何种血浆蛋白结合:
a.脂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血红蛋白质 e.载脂蛋白。
11.大多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滤过 c.简单扩散
d.易化扩散 e.胞饮。
12.药物发生毒性反应可能说法不对的是:
a.一次用药超过极量。
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c.病人肾、肝功能低下。
d.高敏性病人。
e.病人属过敏体质。
13.受体激动药的概念是:
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b.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较弱的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无亲和力与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14.受体阻断药(拮抗剂)的特点是: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有较弱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15.地高辛t1/2 1.6天,按逐日给予恒定**剂量,血浆浓度达到坪值的时间是:
a.10天 b.12天 c.6-7天 d.4-5天。
1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一次静注后第一小时测得的血药浓度是100ug/100ml,第十小时测得的血药浓度是12.5ug/100ml,该药的半衰期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e.5小时。
17.经反复多次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
a. 抗药性 b.习惯性 c.成瘾性 d.耐受性 e.依赖性。
18.药物的半衰期是指: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组织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19.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药物脂溶性强弱。
c.药物水溶性大小 d.药物对受体亲和力高低。
e.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药比b药安全,依据是:
药的ld50/ed50值比b药大
药的ed50/ld50比b药大
药的ld50比b药小
药的ld50比b药大
药的ed50比b药小。
21.**量是指什么量之间:
a.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
b.最小有效量与极量。
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
d.常用量与最小中毒量。
22.药物的**反应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与剂量大小 b.与年龄性别。
c.与药物毒性大小 d.与遗传因素。
23.产生***的原因是:
a.药物作用选择性低 b.用药剂量过大。
c.用药时间太长 c.个体对药物反应太强烈。
24.下列说法哪一点为错误:
a.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
b.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吸收率不同。
c.不同药剂所含的药量虽然相等,药效强度不尽相等。
d.缓释制剂利用有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
e.肠外给药一般除油溶长效注射剂外,还有控释制剂可控制药物恒速释放及恒速吸收。
25.吸收特点为:
a.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减慢药物吸收。
b.食物对药物吸收总的来说影响较大。
c.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
d.抑制胃排空药能加速药物吸收。
e.四环素与fe2+不相互影响吸收。
26.药物***:
a.常在较大剂量时发生 b.一般不太严重。
c.是可以避免的 d.并非药物效应。
e.与药物选择性高有关。
27.药物效应强度:
a.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小。
b.与药物的最大效能相平行。
c.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d.反映药物与受体的解离。
e.越大则疗效越好。
28.有关内在活性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两药亲和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
b.内在活性用α表示
c.内在活性范围为0%-100%
d.两药内在活性相等时,其效应强度取决于亲和力。
e.激动药与拮抗药均具有内在活性。
29.受体:
a.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蛋白组分。
b.为客观存在的实体。
c.作用机制大多尚未被阐明。
d.为一个空乏笼统的概念。
e.分子在细胞中含量较高。
30.下列不正确的为:
a.药物作用为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b.药物作用有其特异性。
c.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d.药物作用有选择性。
e.药理效应与**效果意义相同。
a.仅指弱酸性药物在溶液中50%离子化时的ph
b.其值对各药来说并非为固定值。
c.与ph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离子型与非离子型浓度比值以指数值相应变化。
小于4的弱碱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
大于7.5的弱酸药在胃肠道内基本都是离子型。
32.关于口服给药错误的描述为:
a.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b.多数药物口服方便有效,吸收较快。
c.口服给药不适用于首关消除多的药物。
d.口服给药不适用于昏迷病人。
e.口服给药不适用于对胃刺激大的药物。
33.血脑屏障:
a.是血-脑、血-脑脊液及脑脊液-脑3种屏障的总称。
b.其中脑脊液-脑屏障是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屏障。
c.是大脑自我调节机制。
d.可使季铵化阿托品易于通过。
e.使**脑病可选用高极性的药物。
34.生物利用度:
a.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
b.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
c.是原料药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d.相等的药物,口服后测得的量-效曲线的auc不等。
e.其口服时计算式为f=(静注定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100%
《药理学》作业
256 药理学 作业1复习资料。一 名词解释。1 药物在 剂量时,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 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 2 首关消除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进入体循环量的药量减少,叫做首关消除。3 表观分布容积 当血浆和组织内...
药理学作业
窗体顶端。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 96分单选题 1.胰岛素增敏药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改善胰岛素抵抗 b 促进胰岛素分泌 c 抑制血小板聚集 d 改善脂肪代谢紊乱 e 改善胰岛 细胞功能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 2.以下骨髓抑制毒性最轻的抗癌药是。a 三尖杉酯碱 b 博来霉素 c 丝裂霉素 d 卡铂 e ...
药理学作业汇总
1 为什么说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 药物是预防 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 或细胞代谢。是药三分毒 药物可以治病但是也会作为致 子致病导致药源性疾病或者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药物的 重则致命。2 药物的使用,使得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也会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从而使得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