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2023年复习要点

发布 2022-06-12 22:40:28 阅读 8269

c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c2.布鲁纳认知发现学说(1)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4)发现学习(5)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c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c4. 知识的学习过程:准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c4. 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1)运用多种直观形式:

实物/模象/言语直观(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强度律(声音字迹光线)、差异律(对象/背景)、活动律、组合律(相似事物整合,零散材料组合,板书)、对比律(颜色人物环境形状)(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运用正例和反例(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c5.记忆的编码策略: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归类/框架图。

c5. 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c6.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问题表征(2)情绪状态(3)动机强度(4)定势作用:先前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c7. 班杜拉社会学习论:(1)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2)认知过程的实质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3)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4)研究方法上注重实验室实验启发意义:

1.教育者因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为学生树立的榜样要符合可信可亲可敬这三个条件3.

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嫑去模仿不好的东西)

c7.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态度由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和行为倾向组成。

c7.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1态度定势的形成:

定势是由先前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影响个体的后继心理状态。2道德观念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具体道德情境培训直觉的道德情感;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

c7. 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过矫正/防范协议/强化暂停/表征性奖励(代币制)/榜样示范; 说服教育的心理策略:

1.合理使用正反面材料(依赖于听众的看法、依赖教育任务的效果、依赖两个内容的组织顺序)2.合理使用情绪、理智材料(依赖于听众的文化程序、依赖教育任务的长短)3.

利用门槛效应4.南风效应5.名片效应(师生共同观点,投其所好)6.

避免超限效应。

c8.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1)全面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自我比较(现在过去);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自我反省)(2)积极悦纳自我,积极地评价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失败(3)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c9.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建立:建立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2)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c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知情行、自我独立、人际适应、人格)1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独立生活的能力3正确的自我意识,悦纳自我4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5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6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7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c10.大学生常见矛盾冲突(成才理想、独立争强、闭锁性):

c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环境适应教育2智力发展教育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4健康恋爱观教育5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

c11. 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结构:逻辑数理智力、言语、身体动觉、空间、**、人际、自我内省、观察自然教育意义:

1全面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2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3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潜力得到更好发挥。

c11.性格特征: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特征

c11. 性格特征分析:1.

态度特征(性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对学习工作的态度特征。2.

理智特征: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3.

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4.

意志特征:指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第一章绪论。

1.德国冯特/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独立科学。

2.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或潜意识现象/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要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4.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威信效应、名片效应(双方一致的观点)、“自己人”效应(双方相似之处)、好感效应。

5.教师的教学三种水平:尝试式/因循式/策略式教学。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大学生学习特点:(1)学习内容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学习方式特点:

自学方式日益重要;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提高;课堂学习与课/校外学习相结合。

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中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提倡程序教学。

3.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有意义学习)学习方式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1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3必须积极主动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

4.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学生观:每个人头脑里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学生原有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观: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双向构建过程。

第三章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1.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动机的三种功能:激活,指向,强化。

2.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3)附属内驱力: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易,水平较高,越难/越低。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4.学习动机理论一:弗洛姆动机期望理论:m=v·e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动机(激励力量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

5.学习动机理论二:阿特金森个体的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

6.学习动机理论三: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三个维度)内部/外部归因;稳定性/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六个因素)人们活动成败的行为责任: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7.学习动机理论四: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阶段。

2.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运用正反例;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3.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4.复杂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分解/联系/自动化。

5.熟练动作特征: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2利用线索的减少3动觉控制的加强(视听降低)4运**式的形成5.预见和应变能力增强。

第五章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1.元认知:元认知知识(有关自我/学习材料/方法策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2.学习策略:学习者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识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构成:认知,选择,元认知,调控)

3.学习迁移:按迁移性质:正迁移、负迁移;按层次:纵/横向迁移;按时间顺序:顺/逆向迁移;按迁移内容:特殊/普遍迁移。

4.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经验概况说、认知结构说、相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说。

5.学生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会对学习迁移产生直接影响:概括性、可辨别性、巩固性。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1.创造性: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特性(创造分真创造/类创造) .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2.创造的心理过程:准备、酝酿、豁然开朗、验证阶段。

第七章品德心理与教育。

皮亚杰:观察法、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研究,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公正四个阶段;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

第八章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教育。

2019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

1 心理过程包含那几个方面p1 知 情 和 意。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认知过程,情绪 情感 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 个体认识世界,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情绪过程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 喜爱 厌恶 憎横等主观体验。意志过程 人门...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心理学 二 简答题。1.心理现象包括哪些?2.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3.心理学主要派别的代表人物?第二章。一 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二 简答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三 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脱离哲学怀抱并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构造主义,冯特 机能主义,詹姆士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