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2单元

发布 2022-03-28 03:50:28 阅读 1445

1、光的进行第6课时。

科学知识方面: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

2、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 能认识光源。

2、 光线沿着直线行进的。

3、 小孔成像的原因。

教学准备:有关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图象资料。分组实验材料:小孔板,电筒、白纸屏。

学生准备:纸盒、剪刀、胶水、透明纸。

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

1)、我们首先来朗读一首优美的小诗。

2)、猜猜这里的“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谈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4)、导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光与色彩的知识。

2、 认识光源。

1)、你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2)、学生说,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说的物体写在黑板上。

3)、介绍光源的定义: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4)、辨别会发光物体中的真假光源。

5)、黑板上的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你能分分类吗?

6)、学生讨论分类说出理由。

7)思考:会发光的物体都会发热吗?

8)介绍冷光源。

3、 光的直线传播。

1)、出示三幅**,问:光怎样行进?

2)、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测。

3)、你们该如何来证明你们的假设是正确的呢?

4)、布置任务: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上的孔照到纸屏上。

注意:这个实验最好在暗室中进行效果比较好。)

5)、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6)、汇报:你们是怎么做的。

7)、讨论:从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4、 小孔成像实验。

1)、导入:在古代有个叫墨子的学者有次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学们想知道吗?

2)多**介绍墨子的发现,认识到什么叫小孔成像。

3)、我们也来试一试小孔成像。

4)、介绍制作方法。

5)、学生制作、实验、观察现象。

注意小孔成像实验最好在遮光比较好的教室里进行,这样现象会比较明显。)

6)、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

7)、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

8)、讲解小孔成像的成因。

2、照镜子第7课时。

科学**方面:

1、知道在科学**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知道在**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3、知道**过程与**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 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

2、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 发现镜子的有趣现象。

从平面镜成像和成像的物点了解镜子的用途。

2、 利用镜子的特点制作潜望镜。

教学准备:镜子、汤匙、金属面。

教学过程:一、 设情境导入。

和学生一起到有镜子的大舞蹈房上课)

1、这间教室有什么特点呀?(有一整面墙都是镜子,我们进来后,镜子里也有很多人)

2、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呀?

二、 识平面镜及特点。

和学生一起到有镜子的大舞蹈房上课)

1、这间教室有什么特点呀?(有一整面墙都是镜子,我们进来后,镜子里也有很多人)

2、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呀?

三、 识平面镜及特点。

1、大家玩一玩手中的一面小镜子,你能发现些什么有趣的现象?

2、生分小组自由活动,教师巡视。

3、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4、学生可能会发现很多:

镜子里能照出自己;镜子里的左右和物体本身的左右相反;镜子在阳光下可以在墙上照出光斑还能移动;我可以利用镜子看到坐在我身后的人;把书放在镜子前,镜子里的字是反的。

5、你能想个办法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吗?想好可以试一试。

可以提供两面镜子——眼前一面、脑后一面,相对而看,脑后的头发在后面的镜子第一次成像,又在前面的镜子第二次成像。)

你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了吗?

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师:镜子的用途很广呢,你瞧!(出示一个简易潜望镜)让一位学生上来看看,说说有什么发现?课后大家也可以做一个。

6、如果把两面镜子夹成一定角度把好,把小玩具放中间,你猜镜子里会看到什么?在改变角度会怎样?多试几次吧。

你有什么发现?(夹角越小,看到的东西越多。)

四、 联系生活,讨论用途。

1、课前,让大家找一找能照出别的东西的物体,你找到了哪些?向大家介绍一下。(汤匙的两面、汽车的后视镜、河水面、比较光亮的金属面等。)

2、 们照一照,和刚才用的镜子比,有什么新的发现?

弯曲的面很好玩,照出得像是变形的,像哈哈镜)

师:弯曲的凹面镜和凸面镜,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呢?

(马路上的后视镜,摩托车、汽车使用的后视镜,因为在这种镜子里比平面的镜子看到的东西多)

四、课后活动,小组竞赛。

小组根据材料和说明,合作制作潜望镜,进行观察,想想潜望镜为什么从下面能看到上面的物体,下节课向大家讲解。可以把小组的想法画出来。比比那个小组合作的好。

3、研究透镜第8课时。

科学**方面:

1、知道在科学**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知道在**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3、知道**过程与**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方面: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知道日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

3、 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4、 尝试制作望远镜。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 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5、 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 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3、 制作望远镜。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 观察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

桌上有一张画报,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将报上的字放大吗?

提供材料:画报、滴管、玻璃杯、玻璃碟)

思考:字为什么会放大呢?

学生此时还不会从光线的折射的角度来分析,但在学生分析的同时,可能会想到放大镜,水、玻璃杯有着放大镜的作用。

二、 观察凸透镜。

1. 学生自己观察。

放大镜是什么样的?

通过学生的看,摸,学生很容易发现放大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的镜片。

2. 再发给学生两种镜片,与放大镜观察比较。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又有什么是相同的?

很显然,三种镜片一种是两边凸的,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平的,还有一种是一边凸一边凹的,但这三种镜片都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的镜片,都可以将字放大。

3. 让学生给这三种镜片起一个共同的名字。

三、研究凸透镜的作用。

小组讨论: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通过刚才的观察,孩子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到室外做一做用凸透镜点燃火柴的实验。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把太阳光看成是平行的光,那么通过凸透镜之后,还会是平行的光吗?如果不是又会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

四、重点研究凸透镜的成像作用。

1. 讲述演示:将凸透镜对着窗外,在凸透镜后面放上一张纸屏,观察在纸屏上有什么发现?

2. 学生操作,汇报:

学生惊奇地发现在纸屏上会出现外面景物的像。

教者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像?和平面镜里的像一样吗?

3. 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之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凸透镜成的像为什么会是倒着的?这和第一节课的小孔成像有联系吗?

凸透镜所成的像为什么会是缩小的?有没有放大的呢?

如果有放大的像,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凸透镜什么时候可以形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可以形成缩小的像。

4. 教师给出新任务:

材料:纸屏、蜡烛、凸透镜。

要求:在纸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在实验的同时做好记录,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

在学生实验之前要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要让学生知道需要做哪些记录,要让学生意识到用尺去量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定量实验,为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教师可提醒学生做实验时确保三者(蜡烛、凸透镜、纸屏)有一者不动,每次只能调节另外两个物体。

五年级科学教案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副页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副页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

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1走进游乐场。教学时间 总第课时课程标准要求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 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 能力...

五年级科学教案

1.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知识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 视 运动模式。知道太阳的 视 运动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