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教案

发布 2022-03-28 03:41:28 阅读 1714

1.1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知识技能: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建立起对宇宙**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2-1)

一、导入。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第二课时 (22-2)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

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

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的能力。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八、 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教后记:

1.2太阳钟(22-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教学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电筒、日晷模型。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

”(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新知。

1.初步认识太阳钟。

a.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

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c.学生回答。

2.**日晷原理。

a.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b.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c.**原理。

(1)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把它拼装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3.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

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板书设计。教后记:

1.3昼夜交替 (22-4)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昼夜的成因。

2、知道哥白尼和托勒密的主要观点。

知识与技能。

**昼夜交替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昼夜交替的成因。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教学过程。一、赏景导入。

1、出示课件(一)“白天和黑夜”的**。

谈话:这是两张同一地点的**,你们能从时间上比较出它们的不同吗 (学生:一张是白天,另一张是夜晚)你是从**看出来的

2、师小结揭题:白天又可以称为“昼”;夜晚又可以称为“夜”。(板书:

昼夜),早上当我们面朝南方,太阳从哪边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傍晚太阳又从哪边落下?夜晚就来临了,太阳每一天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也总是周而复始地交替着。(板书:

交替)二、古人研究。

、师问:那么为什么白天和夜晚会交替发生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可能与哪些天体有关?

学生猜测。(与地球和太阳有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适当的评价,引导。

2、介绍科学史。

五年级科学教案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副页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副页 滦县教育局课时备课教学设计专用笺 主页 学校年级班科目设计人年月日。滦县教育局课时备...

五年级科学教案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1走进游乐场。教学时间 总第课时课程标准要求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 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将所得的结论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正确性。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 能力...

五年级科学教案

课题概述 本课从 我们需要它们 这一趣味性较强的头脑风暴游戏入手,让学生从五个方面尽可能多的列举人类对动植物的需要并展示列举的结果,使学生产生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的感慨,作为活动一的深入,家庭调查 将进一步引领学生实际调查家中来自动植物的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分类和探求 以及对获取资料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