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科学教案绣五单元起

发布 2020-11-03 20:43:28 阅读 6671

第五单元地球在变脸。

1从“天圆地方”说起。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2、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3、通过小组合作,能制造出简单的地球模型。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形状及地球内部的构造。

教学难点:制作地球模型。

教学教具:地球仪、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a、古时候,不同地区人们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件: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b、古人为什么会对地球形状有那样的认识?如果我们生活在古代会不会有同样的认识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表达与交流。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是人们通过那些事实与证据推测出来的?

出示教学课件:

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结论:“大地是球形的。”

2023年,麦哲伦和他的船员们,经过长达3年艰苦的海上航行,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形的。

现在,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的**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三、观察与提问:

教师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你能在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吗?说一说在地球仪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看到地球仪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内交换意见。

四、搜集资料。

关于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请同学们到黑板前展示。

大屏幕出示资料卡: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地球的内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波和火山爆发等,间接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17千米,但各处厚度不一,陆地厚度平均约35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7千米。

下一层是地幔,平均厚度为2900千米左右。它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但它的大部分是固体。大多数**是由地幔活动造成的。

地球中心部分为地核,半径3470千米左右,温度约3000摄氏度,最高可达5000摄氏度。地核又分为外层地核和内层地核,根据对**波传播速度的测定,外核可能是液态物质,内核可能是固态物质。

第二课时。一、巧手小制作。

根据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资料,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

出示制作提示:a这个模型要做多大?需要把实际大小的地球按多少的比例压缩?

b、我们需要那些工具和材料?c、小组成员如何分工?

二、展示与评价:

请你拿着自己制作的模型介绍给同学们。

这个模型还可以怎样改进?请提出你的宝贵意见。

谁制作的模型最棒。

三、教学反馈: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地球大“变脸”

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矿产资源。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地球的脸是指什么?

地球的脸是指地球的外貌,简称“地貌”。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

二、阅读与提问。

阅读59页的课本内容。

然后让学生提问。并存入问题银行。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交流搜集到有关地貌的资料。

四、模型与解释。

整理有关地貌的资料,并制作一个模型来给大家演示地貌的形成过程。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同的地貌。

最后举办一个模型展示会。

3地球“变脸”之谜。

教学目的: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会运用模型解释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能通过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粘土、托盘、饮料瓶、小苏打、面粉、红墨水、水、勺子。

教学过程:一、猜想与验证。

是什么引起了地貌的变化?

学生猜想:火山爆发、**、风……

二、计划与组织。

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很多,各小组选择一个开展研究。

各小组制定一份详细的研究计划,并做好分工。

阅读资料。阅读63的课本内容。修改自己的计划。

模型与解释。

以小组为单位做火山爆发模型。

1)先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用粘土将饮料瓶埋起来,使它们像一座锥形火山。

3)把小苏打、面粉、红墨水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活动。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活动最频繁,为什么?

第六单元开心游乐场。

1走进游乐场。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的几种力。

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力。

3.教育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重力、弹力、磨擦力等。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搜索出各种不同的力,并能用口语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提问: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好,这么多同学都到过,老师很高兴。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种力,如重力,弹力,磨擦力……看哪些同学能从游乐场中找出它们?

1.指导看书搜索力。

2.设计**把搜索结果填在**里,比一比看谁搜索出的多。

序号活动项目找到的力。

1 射箭活动弹力。

2 滑冰磨擦力。

二、表达与交流。

师:刚才我们从游乐场里搜索到许多的力,其实,生活中不仅仅这些,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火车在铁道上奔驰,成熟的果子从树上落下,这里面都有什么力?你还从其它科技书和电视以及网上等了解到相关的资料,请设计手抄报与同学交流。

生搜索资料办报交流。

蹦床里的学问。

教学目标:.通过试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有什么特性。

.通过自己亲身实验,如玩蹦床、橡皮筋拉长,让学生了解一定限度内,弹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弹力的形成与特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课前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玩一次蹦床,并试着发现点什么,可以几个人一块去,互相说一说感受)

玩蹦床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谁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疑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什么叫弹力,什么是弹性?并让学生大胆猜想弹力是这样产生的?

、向学生介绍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做的实验可以是拉弹簧秤,或者是橡皮筋)通过实验,观察如何判断弹力的大小。

、分析交流。

1)小组之间先整理实验结果进行交流,结合以下问题:

你们的猜想正确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2)全班进行交流。

总结新的发现:

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第二课时。、制作“小小火箭发射塔”。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弹力知识,自制一个“小小火箭发射塔”。

制作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及时纠正:

1)如果我们把弹簧或者橡皮筋无限拉长,会把火箭射出无限远吗?

2)我们前面做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

3)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交流新发现。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滑梯里的奥秘。

教学目标:、了解一些浅显力学知识—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它们之间的压力有关。

、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验中发现其规律的思维能力。

、启发学生**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能过交流玩滑滑梯的感受,说出自已对滑梯里的科学道理的理解、疑惑和猜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玩过滑梯吗?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具体说说怎样刺激吗?)

2、小熊欢欢也很喜欢玩滑梯,让我们来看看它玩得怎么样,好吗?(课件:小熊从平矮的滑梯滑下,说:

真没劲!小熊从高高的滑梯滑下,栽了一个跟头,说:太危险了!

)小熊的感受为什么会跟我们的不一样呢?(生试说)

师小结:看来,滑梯中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滑梯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引导观察,进行猜想。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个小朋友滑“滑梯”的情景。(课件)

为什么有的人滑得快,有的人滑慢?(学生猜测一下)

什么是摩擦力呢?(师讲解)我们在滑滑梯时,滑梯就给了我们一个摩擦力。

2、那你们来猜一猜,怎么样才能滑得更快呢?(猜一猜)

3、学生个别发言。(师问:你认为会有什么情况?

[这个想法不错]你的猜想是什么?[这个猜想也很好]你猜想到了什么?[这也是个不错的想法]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重量、表面的光滑度、坡度。

4、小结: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一下子猜想了好几种情况。

第二课时。一、动手实验,自主探索。

1、那么,要比较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有何不同?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2、认识实验器材。

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实验器材,你们看,这是什么?(引导学生自己说,不认识的老师介绍)

3、讨论实验方法。

1)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怎么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课件:议一议)

2)哪一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4、进行自主探索。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课件:做一做)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这张表上还有一些小小的建议,请同学们自己看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看记录表)

2)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综合分析,形成结论。

1、交流。下面请各小组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课件:

说一说)[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你描述得真好……其他小组验证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吗?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展示课件。(课件:三个结论的动画)

2、小结: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发现了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板书)

3、汇报新发现。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 认识我们自己 单元之一。我们在呼吸 教学设计。重庆市万州区枇杷坪小学李勇。教学设计意图 我们在呼吸 是 认识我们自己 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在呼吸 一课教材由 我们的呼吸器官 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一呼一吸 制作呼吸模型 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五个活动组成。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

3 教师课件演示地表 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 分离 平移等运动方式。4 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实验一 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实验二 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

五年级上科学教案

2010 10 08 金博志 阅143668转2871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3 了解家乡的地形。我们的家乡是什么地形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出示家乡地形的 或课件,学生回答后补充介绍,并填表板书。4 小组交流,统计地形。学生自己带来的 在组内交流,说出地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