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新课标核心理念的认识

发布 2022-03-24 00:12:28 阅读 2719

(作业2):1,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哪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有六个: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提了出来,这对每个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理解数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数感。

1、建立数感。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学会“数学地”思考,就是形成数学化和抽象化的观点运用数学进行**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以往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在学生中往往出现教室的长6厘米、一个鸡蛋的重50吨、学校操场的面积1平方米等笑话。《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目的就在于克服数学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

2、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怀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例如,一位学生家里收到6袋小麦如果**可以换到多少人民币,就要估计每袋有多少千克,每千克是多少元。又如,一位学生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这这个过程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策略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不只是用计算能力的高低和解决书问题能力的大小来衡量的。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解释实际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这是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建立数感。但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建立数感。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联系生活素材,让学生感知数。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

如在教学认识数时,开展了“天天和数交朋友”辨论会,有的学生慷慨陈辞:“早晨要看手表几点起床;打**要看**号码;进教室要看几楼几班……我们每天不和数打交道就不行”。

再如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学号、生日、身高、体重、鞋号;自己家所在住宅的门牌号、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自己家的**号码、居住区的邮政编码;自己喜欢的某本故事书有多少页、1页大约有多少字,到菜市场买菜,各种菜的**;到商场购物要看商品的标价付钱,这些标价、购物的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设计多种方式,让学生表达数。

抽象的数学符号不是表示数的唯一方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数,会使学生切实了解数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数感。

3)开放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找数、说数、用数,并从同伴表达的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用数描述和交流。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家庭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自家中的“数”到课堂上交流。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有21个同学到公园游玩,每条船最多可乘5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怎样乘船最合理?

”学生通过计算21÷5=4……1,学生体会到,在这个实际问题中,商4和余1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必须用5条船才可以,然而这只是一种解决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还可以3条船上各乘5个人,另外两条船上各剩3人;或一条船上乘5个人,另外两条船上各乘3人;或一条船上乘5人,4条船上各乘4个人等多种方案。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

如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我设计了操作活动:

1)称一称: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糖(500克,2袋)、洗衣粉(250,4袋)。

2)数一数:学生数,千克盐有几袋?1千克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苹果有几个?

3)掂一掂:学生用手掂自己称的1千克的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

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在小学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出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吴静

内容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 使用了较多的 经历 的过程,获得 的体验 感受 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我们需要在课前关注学生值得体验的内容 课中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以及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关键词 新课标体验实践应用。正文 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小张金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情绪,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内在动力。下面,结合本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一 关爱学生,以情激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标理念的渗透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键词 新课标培养思想。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一改传统教育 教学模式。它的教育 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 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 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转向 关注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