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

发布 2022-03-24 11:29:28 阅读 5236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中学/邹兆侃摘自:《江西教师网》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原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总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下面具体谈谈个人的一点肤浅看法。

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意识,真正把学生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师生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教师的信任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平等、民主、和谐的思想引导整个课堂,营造一种和谐的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真正做到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互动;数学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第1页。二、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例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我首先是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作为引入:

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给售货员应该给多少钱?

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和小明说得一样,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是不是很聪明,同学们都说是,我说小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并不是小明比你们聪明很多,而是用的是我们今天所学得知识来算的,你们学完也会和他一样聪明的,学生瞬时对这节课有了很大兴趣,听讲也很专心,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把所学知道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三、个性化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个体间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特别是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上存在差异,这些都影响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深广度,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加强开放、变式性问题。

第2页。的训练,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也能很好地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某中学搞绿化,要在一块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征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成轴对称(可以用圆、正方形或其它图形组成),如何设计?

(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又如八年级《四边形》一章曾有一道经典题,多年来多次被各个省市搬上中考试卷,关于它的变式也相当的多,题目是这样的“两个相同的正方形如图叠合,其边长为4,请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对此类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既能独立思考、自主**,又能进行适当的数学交流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彼此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上的单一性,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求变的创新意识。?四、开展数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尤其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它具备知识综合性强、趣味性强、知识容量大等特点。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测量、制作活动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户外测量、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树高,树木高参。

第3页。天,如何测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

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

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

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

树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

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重视应用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缩短数学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让学生获得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呢?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应用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第4页。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后,我安排这样的训练题:我去“物美”超市购物,一块醒目的牌子吸引了我,上面说购买茶壶、茶杯可以优惠,这似乎很少见,更奇怪的是,居然有两种优惠方法:

(1)卖一送一(即买一只茶壶送一只茶杯);(2)打九折(即按购买总价的90%付款).其下还有前提条件是:购买茶壶3只以上(茶壶20元/个,茶杯5元/个).

由此我不禁想到:买茶壶4只、茶杯若干只,这两种优惠办法有区别吗?到底哪种更便宜呢?

这一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决策者的地位,需要学生借助函数关系,建立不等式模型,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决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科学态度都是十分有益的。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加强此类问题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可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可通过生动的视听创设情境进行概念教学,使某些抽象的概念直观化;通过动画表现出。

第5页。一般与特殊、运动与变化,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进行数学学习,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flash动画,当采用方形车轮和圆形车轮在公路上行驶,让同学观察画面,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

这时,学生一看动画,激发了学习兴趣,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又能帮助学生通过课本以外的渠道获取有用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

第6页。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索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由感兴趣到理解接受,并逐渐内化为方法 策略和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教法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的形势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急需改变。初中数学教师要意识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以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为目标的全新的数学教学要求。那么,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的技能,能够以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新课标理念的渗透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关键词 新课标培养思想。人教版数学新课标教材的出现,一改传统教育 教学模式。它的教育 教学理念是现代教育 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 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转向 关注学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