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学校七年级课改实施方案 讨论稿

发布 2022-02-23 13:09:28 阅读 6671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巩固中求发展,在深化中求提高,努力把新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形成我校教改工作特色。

二、工作目标。

以课程改革试点实验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及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和谐氛围,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一)建立多维度的教育目标:

1、渗透学校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体现学校育人宗旨: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一切。突出学校办学目标:让学生健康成长,让教师获得成功,让学校持续发展。

2、培养学生学会做事的能力(双基、学法、创新能力)

3、培育学生学会做人的情感态度(爱心、负责、合作)。

二)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

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

三)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性学习。

2、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

四)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初步建立与新课教育相配套的合理、科学和操作性强的教师、学生、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

2、探索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最终形成我校新课改课堂模式,拓展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课改具体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强化课改领导。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统筹全校课改工作,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市、区的各类培训,并确保课改活动经费的落实,使学校课改工作有序、健康、扎实地开展。其次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突出重点,在每周行政会议上把课改摆上议事日程,确定本周工作重点。

同时教导处确定每周学习课改理论材料,并印发至每位教师,在每周教职工大会上也组织有关课改理论学习。努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思想,树立新课程教学理念。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新课程呼唤教学实践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离教学实践最近,遇到的问题最多,只有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集中集体智慧,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进一步强化了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在中层以上领导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蹲点一个教研组,上好一门主科,督促一个备课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做到“四个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地点)。

以上活动纳入月度教学常规和年终考核。

3)、加强集体备课。在总结课改集体备课基础上强化督促,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组织全组人员分析教材,找准重点,思考分化难点,并注意渗透与人合作、关注科学、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性学习的方法设计,在集体讨论、说课基础上由经验较丰富的教师执笔,提前一周在全组成员会上讨论修改,形成初稿,以此作为对备课组考核的必要条件,这样既可以体现集体智慧,又不妨碍个性发挥。同时要求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添加有个性化或符合学生实际的注释,在集体备课上运用“个备→集备→个备”的模式。

2、加强校本培训,转变教育思想。

课改能否全面进行,关键在于全体教师思想观念能否根本转变。强化校本培训,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三转变、一提高。”

1)、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转变: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丹阳学校课改方案》,从教育改革的潮流看课改的迫切性,从“五严”的要求看课改的必要性,从素质教育的需要看课改的重要性,使广大教职工充分认识课改的意义,把课改变为自觉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同时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广泛地向家长宣传课改意义并取得广大家长的支持。

2)、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校特别重视通过强化培训来转变教学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相关文章,全面、正确理解新时期培养目标,正确把握学生发展的内涵,力求使教师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引发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以课题组形式成立学习小组,不断探索“自主、合作、**、创新”的教学方式。

3)、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模式转变: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市和区的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促使他们成为课改的骨干、领头雁,从而带动全校教师观念的更新,扎实有效地开展课改工作。要求全体教师以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在学校课改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适合新课程教学的模式。

4)、不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建立了有效的组织制度,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系列化,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案例辅导、教学反思等点拨培训,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每学期结合课改写一篇心得或**,谈经验,说体会。

3、骨干教师先行,促进以点带面。

课程改革需要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先行者,并在其中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学校采取“骨干先行,以点带面”策略,促进了课改全面推行。

1).树骨干,以点带面。

本校每位骨干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示范课,课堂要体现课改精神,突显学生主体作用,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着力点放在方法设计和**活动的设计上,这种类型的课在课改中起辐射作用。

2).走出去,取人之长。

学校将组织有关教师到课改学校参观、学习,在活动中感悟课改方向,体验课改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3).请进来,补己之短。

学校将邀请课改学校教师来我校共同**教改实践,在交流中获得收益,在相互商讨中求发展、促提高,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促进了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4、强化教学科研,狠抓教师培养。

只有在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才能成为科研的主体,才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教师个人阅读体悟文本信息往往较为狭窄,且思维相对固定。为了更好地吸收、消化一些现**念,备课组组织成员进行对话,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在阐述争辩中思维相互碰撞,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对教改的理解更为透彻,也能创造性的进行课改。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1、组长:姚应平。

2、副组长:左胜富。

3、组员:耿其根、张和兵、曹树忠、衡其林、陈本年。

工作小组:1、组长:左胜富。

2、副组长:耿其根

3、组员:曹平、余同如、张和兵、任华明、程大宝、姜华、曹树忠、衡其林、费长春。

学科组:语文组:1、组长:张和兵 2、联系领导:张和兵。

2、组员:王世刚、施凤姣。

数学组:1、组长:任华明 2、联系领导:余同如。

3、组员:余同如、刘心国。

外语组:1、组长:程大宝 2、联系领导:耿其根。

3、组员:任美灵张玉珍。

政治组:1、组长:姚应平 2、联系领导:姚应平。

3、组员:夏在红。

历史组:1、组长:姜有海 2、联系领导:衡其林。

3、组员:杨翠玉。

地理组:1、组长:罗肆富 2、联系领导:陈本年。

3、组员:王真宝。

生物组:1、组长:笪春梅 2、联系领导:耿其根。

3、组员:燕晨、金芳。

音体美组:1、组长:曹树忠 2、联系领导:曹树忠。

3、组员:崔华强、尹昌林、孟家芳、

地方综合组:1、组长:费长春 2、联系领导:左胜富。

3、组员:汤慎昌、任美玲、程大宝、张玉珍、江龙、王真宝、李宗厚、刘国海。

五、导学案基本流程设计。

课前一周,制定学习目标,编制导学案,课前一周发给学生。

导学案基本流程:

六、课改要求及相关待遇。

1、每节课都是课改常态课;

2、能够随时接受全体教师的听课学习和检验。

3、申报者学校将制作展板予以表扬;

4、各级先进、评优评比,职称评聘优先;

5、优先安排各级各类外出学习、培训;

6、通过对导学案编制、课改课堂、课改总结性**的评比,发放奖金。

七、月份工作计划:

六步骤:认真制订计划,组织学习,进行课改实践,相互听课**,共同分析调整,不断总结提高。

10月份:1、起草课改总体实施方案,成立教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改规章制度,明确教改任务。

2、开展关于课改的宣传,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会议,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初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新课改的理念。

4、组织教师听讲座、看课改课堂、到兄弟学校学习。

5、组织教师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评选导学案案例。

11月份:1、修改各学科导学案流程。

2、培训小组长、副组长。

3、举办新教材示范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教师按照课改要求试上。

4、新课程改革教学经验交流会。

12月份:1、听课周,校内评比。

2、教师论坛。研讨改进方案。

3、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工作座谈会。

元月份:1、开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2、抽查期末各科对课改工作小结情况。

3、材料归档。

丹阳学校初中部教务处。

09年9月

丹阳学校七年级课改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 指导思想。以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巩固中求发展,在深化中求提高,努力把新课程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形成我校教改工作特色。二 工作目标。以课程改革试点实验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 支持及参...

七年级语文学科组课改实施方案 下

七年级语文学科组。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应我校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步伐,特制订七年级语文学科组课改实施方案。一 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建构主义大师皮亚杰认为 学习不是获取学习内容的过程,而是构建学习内容的过程,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另外也有学者认为 学习伙伴...

七年级课改方案

司各庄镇初级中学。课改工作规划与实施方案。七年级 一 七年级概况。学生概况。今年我校共招收七年级学生234名,他们来自辖区六所小学,知识水平 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其中既有语 数 外三科超过二百多分的学习优等生,也有成绩不足一百分的学习差生。七年级共设五个教学班。班容量在48人左右,每个班都分为六个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