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外因、学习是中介、发展是内在)
1)教育与发展: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育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
2)学习与发展: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学生身心发展为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
2)学习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3、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即青少年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可能性)与在独自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现实性)之间的差异。
4、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024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2024年,发展为《教育心理学》三卷本,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2章学习理论。
1、学习的概念(广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诠释:(1)学习者必须产生某些变化,我们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2)这种变化能相对持久的保持。(排除疲劳、药物等因素)
(3)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变化,也就是说是后天习得的。(本能。自然成熟等因素)
(4)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生学习的属性特点。
根本特点:接受本性和建构本性。
派生特点:1)间接性:人类以学习的间接经验为主。
2)定向性: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目的性。
3)连续性:学习是连续的过程,表现为前后学习的联系。
4)意义性:一是学习方式的意义性,二是学习内容的意义性。
5)言语性:学习过程中,传递经验的主要**是语言信号。
3、加涅的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包括名称或命名、命题、知识体系。
2)智慧技能:包括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高级规则学习。
3)认知策略:对内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技能。包括控制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
4)动作技能:由有组织、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该技能建立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
5)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为的内部状态,个人可以通过特殊事件、模仿或亲历来形成态度。
4、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内容,三大学习律。
学习的实质在于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渐进的“尝试与错误”而建立的,故又被简称试误说。
三大学习规律:
1)准备律:指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如果得到满意的结果则其联结就会增强,如果得到烦恼的结果则其联结就会削弱。
2)练习律: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如果经常对之进行练习和运用,则其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练习的时间越近,联结保持的力量也越大。
3)效果律:指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处于某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不实现则会感到烦恼;反之,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不实现则会感到满意。
5、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
强化:强化是伴随着行为之后,增加行为重**生概率的事件。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写作业与看电视)
1)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小红花)
2)负强化:撤除厌恶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罚站、回座位)
3)惩罚:消除或抑制某种行为反应的发生。(惩罚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行为。)
类型:给予式惩罚:呈现厌恶刺激。
剥夺式惩罚:撤除愉快刺激。
4)消退:曾被强化过的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消退是取消强化的过程,是减少不良行为的有效方式。
6、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7、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内容。
1)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建构其认知体系。
2)认知结构即类目及其编码系统。
2)学习的过程。
新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转化。
知识的评价。
3)结构教学论。
1、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与原理,基本态度,基本方法。
2、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知识学习: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
3、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
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结构原则。
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
3)程序原则。
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
4)强化原则。
反馈时机适宜、反馈方式得当、强调自我强化。
4、结构教学的优势。
1)学生容易理解。
2)学生容易记忆。
3)学生容易迁移。
4)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5)促进智力创造力的发展。
4)发现学习与发现教学法。
发现学习是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学生通过自己独立的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的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
发现教学法是教师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和材料,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来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8、发现学习的含义、优缺点。
发现学习优点:
1)能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3)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索的技巧。
4)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提取。
发现学习局限:
1)忽视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2)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受局限。
3)耗时长、不经济。
9、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分类。
学习性质:机械学校和意义学习。
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应该主要采用意义—接受学习。
10、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观念以固定新知识。
学习者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11、接受学习的含义、价值。
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即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12、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联系。
设计目的:为新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
13、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由三部分构成?
14、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
学习观。1)学习的类型:无意义学习(认知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实现自我潜能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增长,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
无意义学习: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与完整的人无关,不涉及人的感情和个人意义。
2)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3)罗杰斯与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区别:
学习内容和个人间的关系(罗)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奥)
教学观。1)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培养知情合一的“完人”
教学目标:培养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让学习的人(重过程、轻结果;重方法,轻内容)
2)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要尊重学生,无条件接受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5、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传统知识观:知识是对客观的正确反应;知识是独立于认识主体而客观存在的。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
2、知识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同的学习者对于同一知识形式存在不同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只能有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
2)学生观。
1、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的。
2、教学不是灌输,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知识作为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必然造成对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师生间,生生间要增进沟通与合作,丰富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3)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将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建构机制:同化与顺应。
基本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4)教学观:
1、教育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或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建构的学习能力,认识。
到自身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2、教育方式:创设与教学相关的情境;
引导、支持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角色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进行知识意义建构。
教师从知识传授到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忠实引导着和支持者。
第三章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念及结构。
概念: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起动机制。
结构:内驱力(需要)和诱因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三种动机构成: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①概念: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②产生:好奇心和**欲望
③形成: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
④性质:内部学习动机。
⑤作用:互惠。
2)自我认知内驱力:
①概念:是指个体有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②产生与形成:想要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欲望。
③性质:外部学习动机。
④作用:必不可少;不能过分强调。
3)附属内驱力:
①概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②产生与形成:对长者在感情上的依赖性。
③性质:外部学习动机。
④作用: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非直接:往往以学习行为作为中介。
2)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倒u型):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好;但从某项学习活动看,其关系符合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4、成就动机的概念。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成分构成?
概念: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底部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教育心理学复习
教育心理学。1.单项选择题 10题 10分 2.多项选择题 10题 10分 3.填空题 10题 15分,每空一分 4.名次解释 5题 15分 5.简答题 6题 30分 6.论述题 2题 20分 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
教育心理学复习
1 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答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该过程包含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 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136 2 教育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答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够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
教育心理学复习
一 名词解释 1 学习策略 分为三类 a.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 方法或规则,即学习策略就是学习方法 b.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 c.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2 学习动机 是指要求学生学习活动 维持学习活动,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