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7:56:28 阅读 4660

《比较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办了《国际教育评论》。 对)

2.美国现行学制中,师范教育由师范学校举办。 (错)

3.英国现行学制中,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错)

4.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载入史册的。 (对)

5. 2023年英国开办的西点军校是英国第一所设有技术学科的学校。(错)

6.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主要有两类:保育学校和幼儿园。(对)

7.技术中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对)

8.法国的初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对)

9.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对)

10.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主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基础。(错)

11.2023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对)

12.日本实行初等教育的机构单一的五年制小学。 (错)

13.私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错)

14.法国现行学制中,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对)

15. 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有证书制、高考制和开放制。(对)

16.中国师范教育始于2023年。(对)

17. 法国根据19世纪80年代《费立法》建立了免费的、义务的、非宗教的教育制度。(对)

18. 狭义的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部分。(错)

19.主观观点是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之一。(错)

20.2023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使英国学制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 (对)

二、名词解释。

1.文法中学: 英国最老的一种学术性类型的学校,主要招收初等学校毕业(有些文法中学招收新生仍用“11岁考试制”),学习年限为七年(11—18岁),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的。

2.开端教育:是美国2023年开始的一项教育计划,又称“幼儿早年教育计划”,它除要求一般儿童在上小学前受1年的保育之外,对贫苦儿童也要求从9个月开始至少8周的保育教育。

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同一般儿童水平一致起来,以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水平。

3.**教育:是美国在70年代末以及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中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一种对进入大学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的教育形式,实际即给新大学生补课。

4.美国中间学校: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一种中等教育学校,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修业年限为三年或四年,包括五年至八年级(10—14岁左右,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促进他们从小学有指导的学习向中学比较独立的学习顺利过渡。

5.史密斯-休士法: 202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顿法》规定联邦**对教授农业、商业和工业以及家政科目提供大量资助,强调职业教育构成现行公立学校体制的组成环节,从而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公办教育系统纷纷开设职业课,普通中学就改为升学和就业兼顾的综合中学。

4.美国中间学校: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一种中等教育学校,介于小学

6.师范教育: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水平。兴办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

7.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

8.比较教育学: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教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利用有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

) 9.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是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也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10.在职进修:在职进修是指企事业单位员工(当然也包括各级教师)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请假)前往各类大学或学院参加获取学历、学位的学习。)

11.继续教育:是在结束第一个教育阶段并且从事某种职业活动以后,有继续活着恢复有组织的学习。在2023年以前,这种学习都被称为**教育,后来,通称继续教育。

12.综合大学:也称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而且综合实力上乘的大学如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

13.教育管理广义: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部分,它以整个教育系统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由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实施,称为教育行政或宏观的教育管理。 狭义:

即学校内部管理。

14.学校教育法规:关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法规,是通过立法程序把有关学校教育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国家教育行政的基础和基本依据。

15.教育计划: 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以及国际机构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政策,对教育事业所作的综合性长期性的安排。包括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也包括教育质量的。

16.终身教育:) 最早由保罗让。郎格朗提出: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它强调教育的“不间断发展”,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任何阶段;强调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的“有机联系”即整体性。

17.回归教育: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学成,使人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离开校园,通过就业、神龛活动、旅行,或者到非正规教育机构中去学习等,有助于学生明确将来的志愿和学习意义,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

18.双元制职业教育:联邦德国的职业义务教育制度。

凡完成9年普通义务教育后不再升学的青年均需在就业前接受3年职业义务教育。所谓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培训同一批学徒。

22.英国开放大学:2023年获皇家特许状,2023年正式招生,凡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英国成年公民,均可申请入学。

23.比较教育评论:美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会刊,2023年创刊,主要刊载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

24.世界体系分析理论: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提出的一种比较教育研究的框架。

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往往比来自该国内部的影响还要大,而比较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这些外部力量。

25.外国教育:比较教育的一个具体研究领域。主要指对除本国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教育状况等的研究。

三、简答题:

1、各国的教育法规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答:(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2),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普遍重视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原因。

答:(1) 各国认识到了早期教育和开发智力工作的重要性。

2) 各国认识到幼儿经过幼儿园的过渡可以顺利地从家庭进入社会,较早地在集体中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

3) 许多国家发现,如果不较早地对幼儿进行社会欢声笑语以,入小学时,他的学习能力便显著地不如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3、日本现行学制有哪些?

答:(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

4)高等教育(大学、高等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广播大学)

5)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

6)师范教育

4、简述教育行政的本质

答:教育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通过**和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经营和领导的行政行为。

5、美国学校组织和管理多样性的表现?

答:美国的学校组织和管理呈现多样性。即使是同一学区的学校,在组织和管理上也并不完全一样。

教育权归各州所有,而州只定纲领性标准,把具体的事项委托给地方学区,各学区的政策、主张是不同的。美国学校基本上是按“为居民所有、靠居民办理、为居民服务”的理想发展起来的,学校的组织管理要适应居民的要求。

6、什么是**集权制的教育体制?

答:在**集权体制下,国家权力集中于****,地方各级**服从和接受****的领导和统治。而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就表现为****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规划和指令为己任。

**和地方的关系,明显表现为一种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优点: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按照国家的某项需要实施重点发展,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有利于国家通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

不足:一是地方**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

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三是难于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

四是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

7.简述国别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国别教育研究在比较数育研究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展对比较教育研究的。

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总的来说,国别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现在两个方面:第。

一以国际理解和共同发展为研究的使命:第二,以理论与模式创新为研究的突破日。

-)以国际理解和共同发展为研究使命。

比较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有国际性。2023年比较数育之父朱利安在(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别和初步意见》中就提到,要建立一个国际教育协会,聘请公务人员,收集各国教育资料,定期用各种语言出版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经验。0这种国际性的特色在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数有交流,最终促进国际理解。

经过儿个世纪的发展,国别教育研究在促进国际理解方面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国际的内涵也不再受以往“欧洲种族中心主义”的限制,走向了更加宽泛的范時。因此,通过国别教存研究使国际理解走向新的高度,是未来国别教育研究的一个发展方间。但是,我们始终要深刻认识到,促进国际理解并不是国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因为比较教育自产生之日起不仅包含国际理解的使命,同时也包含教育情鉴、改进本国教育的使命。

在当今国陈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提法更加具有深意。因此,在促进国际际理解的基础上改进本国教育,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是国别教育研究的根本使命。

比较教育学复习

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 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的教育研究领域。双元制 是指企业和公立职业学校分工合作,在同一时间内培训同一批学徒。比较教育的概念 比较教育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 民族和地...

2023年教育学考研 比较教育学详解

2017年教育学考研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考研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教育学考研比较教育学,这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就业情况好吗?下面勤思教育学考研网的老师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比较教育学。专业介绍。比较教育学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 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应...

当代比较教育学作业

三 学会学习 其实这一点也本不需多言的,因为我国的孔老夫子曾说过 因材施教 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看看我们实际的生活中的中美教育。美国教育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不强调对于知识的记忆,在考试中往往把需要的公式提供给学生。知识是无限的,但探索知识的方法比较有限。所以教育应该注重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