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庆妹。
作文素材有个积累问题,一旦养成了习惯便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上的大问题。
在还没有引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习惯之前,每到布置作文,学生总是抓耳挠腮,不知有什么东西可写,往往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更何况,无“米”之下的“巧”也只不过是空有一身杀龙技能而没用武之地罢了。如何让学生常备“米”,做“巧妇”,说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但要使学生“常备”,就存在一个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问题。在多年的中学教学语文实践中,我致力于指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的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养成训练,学生写作文之“米”得到常备,在他们尝到写作的成功快乐的同时也无意中当上了“巧妇”。
虽然习惯的养成需要费上不少时日,但解决了学生语文科学习上的“拦路虎”,教给他们一项能够表达、善于表达且有成效的表达的能力,是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十分快乐与幸福的事。
在指导学生养成作文素材积累习惯的道路上,我的几点做法或许能够给予个别一线语文教师一点粗浅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从平时积累生活素材。
学生作文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千人一面。如写好人好事的,交上来的作文内容不是帮助五保户大扫除,就是在公共汽车让座;不是帮老大爷推车,就是为班级修课桌椅。刻画人物肖像的,不是写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是高高的鼻梁,中等身材。
体现同学间的友谊,不是写为了一件小事吵架,之后其中一位搬家赔“礼”而和好了;就是写考试拒绝为作弊提供“协助”,晓之以理后又和好了。写最爱我的人,不是写我生病背我上医院,陪我挂点滴整夜不睡;就是冒雨为我送伞,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或是因为老师的提示或是学生的“口口相传”使学生形成了写作“定势”,或是学生脑袋空空,没有可写的素材。
要让学生留心可供写作的素材,养成学生记日记的习惯是许多老师百试不爽且能够获得成效的办法。不过,进入初中,学生对记日记有排斥心理,因为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的生活整天“两点一线”,单调、乏味。为安全着想,学校也很少组织活动。
于是上课、下课、作业,周而复始,身边几乎无大事或是有意义的事发生。考虑到养成学生记日记的习惯要有一个过程,且质量的提升也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于是我制订了训练预案,即初写时,基本是单纯的记事,渐渐熟练后就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生动,让看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再进一步则要求学生对所见之事发表自己的评论或看法。这其中,我引导优秀的学生在日记中将自己的情感渗入其中以唤起大家的共鸣。
对基础较弱学生,他们可写景,写心情,写一天中做了什么事,心情怎样,或者写一个家庭小插曲,甚至于写读到的一些小笑话等,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能看得明白就好了。每个星期,我都会在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分享,给每一个人机会。结果,不到一个学期,基础弱的学生跟上来了,原本仅能写三百来字的也增加到六七百字了,作文中的素材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班级作文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写日记也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培养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之我见
唐小莉 武胜县普兴学校武胜 638403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不会腹中空空,下笔无言。因此,我们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 开源活水 积累材料。如何培养学生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 指导学生阅读,...
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作文能力
第 期 总第 期 教学研究。口成晓亮。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 表达思想感情 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在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偶尔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但又不知用什么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作文难写,其根本原因何在?常言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作者 侯明强。语文教学与研究 综合天地 2011年第07期。每当学生习作时,常会如此抱怨 又是作文,唉!不知写什么好。客观地说,学生接触生活的面确实很窄,但因此就无习作的素材了吗?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只要学生悉心感悟生活,俯拾皆文章。首先,素材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一提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