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发布 2021-06-03 00:14:28 阅读 4779

作者:周雪娟。

**:《读与写·中旬刊》2023年第03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5-01

古人云:"文贯于新",但纵观当今学生作文特点:复制有余,创新不足。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精神为教学主旋律的今天,能善思多问,勇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深得大家赞赏。立意新、选材新、表达新的文章也得到了师生的关注。

作为创新的主阵地之一的作文教学中,应如何去推陈出新呢?

1.激发好奇心,抓住契机,鼓励有所创造。

中国前商务部百福源部长说:我们这个国家近期的危机是缺少高科技产品,我们远期的危机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好奇心。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

一切有效活动须以某种好奇心作为先决条件,好奇心是一种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其产生兴趣,就会视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并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学生常在不经意中冒出一个念头,一个有趣的想法,一个新颖而奇妙的组合,这即是孩子的创造。这类孩子往往敢于放胆,敢于争辩。

在作文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此类学生,抓住其有所发现的契机,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2.拓展素材积累空间,打破思维局势,写出现实主义作品。

2.1优化观察,搜集资料,注重积累。"厚积薄发"是历代作家创作的经验之谈,这里的积累包括两方面:

生活的积累和语言的积累。为什么作家们作文时能文如泉涌,下笔而有神,其中注重观察、搜集资料、广泛阅读、广采博取、善于积累是很好的途径。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活动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大自然永远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构成了一个广阔而生动的课堂。对于任何事物,观察时首先要做到准确、细致、有序。

但小学生常无目标性,东看看,西瞧瞧。因为只有观察有序,才能言之有序。难怪巴甫洛夫认为:

要观察,观察,再观察。接着要抓住事物的特点,重抓细节进行观察。其次要边观察边调动各种感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边展开联想。

最后要对观察对象努力探求,挖掘新意,打破思维局势。如指导《家乡的变化》一文,努力指导学生以家乡的住宅、穿着时尚、家用电器、通讯设施、人们的精神风貌等的变化进行观察、查阅、采访等,多渠道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信息等。认真思考,再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并有所发现,尽量挖掘可求异因素,培养独特的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李冬梅。七台河市教育研究院 七台河 关键词 有效 创新 想象。何为创新?不拘泥于现有结论和原会这样?多看 离自己最近的老师 同学 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有知识,能独辟蹊径推动认知达到新高度和全新领域的精神。现代旗袍是对传父母,他们有怎样的言行 给自己怎样的影响。多思 自己思想上的波动。...

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可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大多一味迎合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了庸俗化的套路写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大都缘于老掉牙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方面的施教,如何立意,如何开头,如何过度,又如何结尾等等,让学生习作拿腔捏调 一...

开放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是语文在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也是人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相对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