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
明]钱溥。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
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亟命工翻刻于郡横。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
“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愿一言序其首。“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 乃抚然有间曰:
“士尊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苟、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幸而韩愈世出,概然以斯道为已任,其文章足革弊而拯弱。
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
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嘉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
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亟:赶快。
c.予峻拒之弗获峻:严肃。
c.嘉学者争尚怪僻为奇尚:祟尚。
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惠:聪明。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府本。
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丁这个请求,但没有能够成功。
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4分)
(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巳。(4分)
9.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4分)
驿路梅花。王剑冰。
花瓣纷纷扬扬地飘下来,像一层层的云,驿路在云中伸展。地上片片白了,说不清是雪还是梅。馨香随着山风灌得满怀,深吸一口,就吸进了梅岭诗意盎然的早晨。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能让一个个朝代为之倾目的地方,一定有它的不寻常处,秦始皇派十万大军进入岭南,汉武帝出兵征讨南越,都是翻越梅岭山隘。由于大运河的开凿,中国运销国外的商品也都是逾梅岭进入韶关然后到达广州入海。
不管是出去还是进入,梅岭都是当时的必由之路,只是自秦汉开拓的山路险峻之极,需要拓展得更顺畅。这项不大好干的工作一直拖到了唐代开元四年,唐玄宗安排给了老家在韶关的张九龄,艰难可想而知,写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硬是率民工在梅岭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梅岭,是在梅中开了路,还是因路种了梅?不好找到确切的答案,路与梅就此相伴千年。坚硬与柔润,古朴与馨香和谐地融为一体,一些梅老去,新的梅长出来,石头将梅的根压住了,会抬一抬身子,让那些根舒展,抬起身子的石头有一天走失,新的石头还会补缺上去。
梅或随着明净的雨或晶莹的雪一同洒落,说不准哪位诗人走来,会随着诗句曼扬。路渐渐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与审美的层次。梅开与未开,在梅岭都会生发缤纷的联想。
一步步踏着光滑的石道前行,身上早巳经汗涔涔的了。有人及早地到亭上歇息,驿路上无数大大小小的亭,当年苏轼是在哪个亭子歇脚呢?**遇险时躲在哪一片林子,而有了《梅岭三章》的绝唱?
我转换两次飞机到达赣州,又走了很长的陆路才到大庾驿路,古人在途中得耗费多少时光?梅岭是中原最后一座山,多少人走到这里,都会有辞国望乡的感怀,尤其那些贬谪之士。唐初宋之问贬南粤时,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哀惋不已: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乌,泪尽北枝花。”苏轼、苏辙、寇准、秦观、杨万里、汤显祖,这些人过梅岭时无不神离泪飞。
究竟有多少贬官走过这驿路,数不清了,他们成为梅岭一道特殊的风景。其实,过去了,也就安心了,正是一批批的人过往梅岭,促进了南粤文明的发展。苏轼不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欣叹吗?
他在建中靖国元年北归时,梅岭迎接他的,仍是雪样的梅花。还有汤显祖,贬谪的时候,在南安听到太守女借树还魂的故事,方写成一曲千古名剧,大余还修了牡丹园念着他。所以还是放放那些沉重的心事吧,“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缘”。
梅孤清高洁,凌寒不惧,报天下春而后隐去,与人的性如此相融,一切的疲惫、忧烦、离愁都暂时隐退,目光里盈满春的笑意。于是更多地有了王安石、黄庭坚、朱熹、解缙、王阳明的足迹。
终于上到了最高处,南扼交广、西拒湖湘的梅关以“一关隔断南北天”的气势,壁立于梅岭分水界上,从这里向南,就是广东地界,一个慢下坡弯向了同样盛开的梅林。虽没见什么人走上来,眼前却呈现出一片肩挑车运的繁忙景象。其间,荷兰访华使团从广州出发,沿水路北上觐见清朝皇帝。
900名挑夫、150名护卫,熙熙攘攘走上梅岭,他们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问候,我得给他们让路了。那个时候朝贡或通商的除东南亚30多个国家外,还有欧洲荷兰、意大利等国,这条路也是西方同中国往来的使节路。2023年,英国贡使回国,嘉庆皇帝亲谕:
“于通州乘船,由运河走,经过山东、江苏、浙江而上,由安徽江西过大庾岭(梅岭),至广东澳门放洋。”当朝皇帝对这条路线已经十分熟悉。
在驿路的起点,我看到了章水边的码头,老得不成样子了,几棵树歪斜地伸进了水中,树旁还有拉纤的岸路,系船的拴石。一艘艘大船在纤夫的拉扯下靠岸,成千上万的脚夫涌上去,一箱箱一袋袋的货物紧张地搬卸,驿路上就连续不断地沉沉走过北中国的特产,而后换回所需的物品。当年文天祥在广东被抓就从这里下船,被解上北京,还有北伐军的步履,帝国主义的铁蹄,都在这里留下了记忆。
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史籍典章都联通着这条路,很多死去的和活着的人心里都装着这条路,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驿路上,叠压着无数的血泪,无数的诗魂,无数的呼喊和叹息,它是一道抹不去的历史印记。若果没有这条路,中国上千年的丝绸史、茶叶史、陶瓷史,直至交通史、邮政史、军事史,都将无法完成。
香雪海的回望中,眼前跳过陆凯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南征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想起好友范晔,就将折梅和诗交给了驿使。
你没来,我舍不得折下一枝梅花,就邮赠这篇文字吧。
(有改动)15.阅读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1)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路前面出现了一个弯,而后又一个弯,拐过去就看到了融在风景中的风景。
2)如何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硬是率民工在梅岭写下了一首仄仄平平的经典。
16.简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7.作者说“这条路给一个民族带来的东西太多太多”,请结合全文概括,“带来的东西”有哪些?(6分)
18.文章引用了很多历史人文掌故,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6分)
阅读理解题
江苏丰县渠英。阅读理解是近年来中考试题 现的新题型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认真仔细地阅读材。料,弄清材料中所隐含的数学知识 提示的数学规律或暗示的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获得的新知识 新方法进行建模迁移 常见的主要题型有 判断概括型,即阅读所给的范例推出一般的结论 模拟方法型,即通过阅读解题过程...
阅读理解解题
记叙文往往按时间顺序展开段落,文章有明显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阅读时抓住时间这条主线,弄清who what where why与how。说明文多见于科普文章,用以解释或揭示事物的状态 特征 演变 结果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类文体的文章,首句往往是主题句,开门见山,说明文章的关注对象。论述文的阅读难在这...
阅读理解解题
两对照识差异。说明文考题设误十二例。解读说明文选项,重要方法是对照原文找差异,要善于识别命题人设置的误区。本文将就这方面作一些 一 内容混淆。内容混淆是把文中所述的两种不同的内容混淆,或者是把本文作者的观点与文中所引的事例当事人的观点混淆。例1 作者认为 与 正式同流合污始于 时期,下面和作者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