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实践思考

发布 2021-04-17 00:20:28 阅读 8206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实践的思考。

英语——作为大学一门公共基础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重视。然而,纵观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却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就个人教学实践总结出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学习热情学习效果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的主要问题反映在:词汇掌握不牢,课文理解不透,听力普遍较差,口语表达不畅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阻碍着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

为了扫除这些“拦路虎”,我们便针对实际情况,逐一采取对策,在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编织故事,巩固词汇的掌握。

很多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反映,不是不想学习,知道英语这门课程很重要,也很想把它学好,就是词汇很难记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新词联文”这一方法,就是在每学一个新单元时,要求学生自编一个故事,内容上不作任何限制,但要求学生至少要用到课文中10个以上新学的单词。每堂课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先让两位同学讲述他们自编的故事。

设计这一方法,意图是在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生词的理解和运用。他们在决定选择哪10个生词时,就需要把所有生词浏览一遍,然后再考虑挑选哪些。在来回的比较、挑选、组合中,实际上已把生词看了很多遍了。

在辨析、推敲、运用中,又掌握了生词的一些相关用法。如遇到尚未理解清楚的或若干同义词时,则需要查检字典或询问老师,便又接触到更多的生词。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强化了对词汇的掌握。

这一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对巩固词汇的掌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参与讨论,深化课文的理解。

刚开学时,笔者基本上用英语讲课。当时认为,教者的词汇量越大、表达能力越流畅越好。可看着学生那日渐茫然的表情,笔者才意识到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仅有这样的能力还是不够的。

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笔者设计了“交互**”的学习方法,就是在课堂上的讲解,由教师表演“独角戏”变为师生共演“舞台剧”,由一人“独唱”变成师生同时“合唱”,由教师讲课变为师生交互**。在课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先让他们分组或自由读讲课文。遇到不懂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先在组内讨论,若组内消化不了,再问老师或把问题记录下来,在讨论结束后交给老师。

这样就使学习主体由消极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了积极的主动参与。这种交互式的讨论,大家并不感到紧张,教师也可以在巡视过程中随时解答他们的质疑。同时,这也给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切实的:

依据哪些是学生已经充分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加以点拨的,哪些是只需一笔带过的……还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在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讲清知识点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做出有针对性的回答,甚至可以具体到同某位学生进行对话。由学生提的问题可以判断出他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做出很有针对性的指导,切实地加深了他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另外,学生在“合唱”式的听讲过程中,都比较认真仔细。因为大家都渴望着找到对自己“难点”、“弱点”的讲解。

当听到是属于对自己问题的回答时,他们的内心就涌起了一股倍受关注的暖流。这种感觉,既密切了师生间的情感,又会进一步转化为强烈的学习主动性,转化为宝贵的学习热情。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实践的思考

英语 作为大学一门公共基础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重视。然而,纵观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却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就个人教学实践总结出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学习热情学习效果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的主要问题反映在 词汇掌握不牢,课文理解不透,听力普遍较差,口语表达不畅等几个...

大学英语教学思考与实践

摘要 阐述全人发展内涵,倡导 全人发展 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倡 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但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生智慧的凝练 社交的发展及事业发展的理想等。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一 全人发展 的内涵。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的目标是全人发展。其中...

有关大学英语教学中互动策略的思考

作者 苏晓兰。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05期。摘要 近年来,教师日益重视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互动策略运用。英语是一门语言,对于交流和互动的要求极高,但是由于理论指导的不足 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互动方法的不完善,教师在课堂中对互动策略的运用并不理想。关键词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互动策略。1999年颁布的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