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主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任淑慧郑州市郑东新区杨桥小学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学段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课程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短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节课作为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教学的开始,首先,教材展示了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某部位作为长度单位量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其次,适时引入刻度尺,并借助厘米刻度尺认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看、量等学习活动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最后,揭示了用厘米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的本质——数出“单位长度”的个数。
本节课的学习,对之后的“认识米”及其他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测量活动经验,更对体会测量的本质开始了理性的思维探索。
三、学习目标。
一)在了解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cs)
二)借助刻度尺,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cs)
三)在测量的过程中,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整厘米),会初步地估计物体的长度。(cs)
四、评价任务。
一)通过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同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do1)
二)知道1厘米长度有多长,初步建立长度观念。(do2)
三)初步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会进行估计物体的长度。(do3)
五、资源与建议。
(一)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而在认识厘米的内容上教材安排了许多活动,让学生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并建立1厘米的表象。
二)设计思路。
1.不能由教师或预先制作的课件代替学生提出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思考,要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选择其中两个问题来共同解决。
2.课前先让学生比一比老师手中的铅笔的长短,并通过课件展示古人的测量方法,从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厘米尺,让学生学会用厘米尺测量身边的物体,掌握测量方法。
4.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1)学生:本班55名学生,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检验目标达成度。
2)教师准备:多**教学设施、刻度尺。
3)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刻度尺、练习本。
5.学习流程: 创设问题情境,激趣导入。
**新知。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6.学习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六、学习过程。
附: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应该选择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也就是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测量物体长度从“0”开始。厘米可以用“cm”表示。
用厘米量:测量时,从直尺上的“0”开始,然后看另一端,得出所量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及第4页做一做,练习一第 题。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情...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量。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的第一节内容。教学思路 1 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皮亚杰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
二年级《认识厘米》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 认识厘米 的教学反思。二年级 认识厘米 的教学反思。上课前,我的心里并没有底,尽管这一课已是磨课数遍,但是心中仍有顾忌。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到外校 上数学课,心想 自己的引导是否会到位 是否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我也深知孩子们的应答我根本是无法预料的,但我又特期待与孩子们的表现。本节课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