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骆驼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发布 2021-03-20 18:14:28 阅读 4255

16 《找骆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及相关解读。

依据一:《课程标准》相关内容。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建议:1、找到学生多读,可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比如商人的焦急与气恼,重点是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解读: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诵读、积累、体会。在诵读中积累字词,在积累中体会文意,在体会中感受生活、生命,也感受自己的成长。这里,需要解读的是第二条与第三条。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其中“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等;“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再是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最终都落实到语气的变化,即读准语气。

“理清思路”可以分解为:划分层次;指出写作顺序,说明详略;学习写作方法,包括过渡句, 中心句等等。

理解主要内容”可以分解为: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总结作者写作方法及语言特点等等。

依据二:单元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动植物的兴趣,细心观察的能力。

2、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3、“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

5、“宽带网”引导学生去搜集和阅读更多的观察与发现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多拓展、交流。

6、通过本组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解读: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意识。

需要解读的是:

朗读课文。其中“朗读”可以分解为“会认”、“会读”,要求课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意识。” 培养”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可分为四个层次:学习、体会、运用;“意识”可分为思想上的感情、行动上的运用等。

依据三:《找骆驼》的核心内容。

找骆驼》它是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商人寻找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条理十分清楚。其中。

三、四节是文章的重点。三段中老人说的话共有6句。2—5句写出老人观察、思维、判断的过程。

2句写老人根据骆驼的脚印,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3—4句写老人根据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蜜和米;5句写老人根据骆驼啃过的树叶,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老人通过仔细观察,从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中,经过动脑筋思考,对这些现象作认真的分析,判断出那只骆驼的三个特点,并根据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老人怎么会做出正确判断的。

依据四: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起因、经过、结果清清楚楚。

我想教学这篇课文的话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力求自主**合作,放手让学生读文,读懂意思,读清思路,读明道理,然后分析“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老人是如何知道的?

”列张**填空,把他推断原由搞清楚,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观察、判断、推理。老人通过仔细观察,从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中,经过动脑筋思考,对这些现象作认真的分析,判断出那只骆驼的三个特点,并根据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而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遇到事情很少有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然后做出判断的人,他们一向喜欢以主观的想法来武断的解决问题。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陈述。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教材编写专家制订出单元教学目标;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站在文本的核心内容之上,依据学生情况,制订出《找骆驼》一课的教学目标。陈述如下: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三)教学条件及课时安排。

、一课时。、条件允许的话,借助多**可加大课堂容量,节省部分时间。

二、教学过程预设。

一、学前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

二、检查学前作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意图:让学生能够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喜欢阅读)

三、课堂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填写下表。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现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达标在班上说)

3、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边展示边介绍。

4、师生评议。

意图:通过比较,想象商人和老人的不同点,发挥想象力)

四、情境表演。

1、自由组合,设想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点,创作表演课本剧。

2、指名上台表演并评选最佳小演员。

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有爱读书的热情)

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对故事中的商人和老人分别发表个人的见解。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sho,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说)

2、写下读了这个故事后受到的启发。

3、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或不注意观察的事例。

《找规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任务一 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1 学习 找规律 1 出示第一组算式。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并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会利用已学知识和已往经验,很快得出结果。教师在算式添上得数。同时发现这三道题的结果是 每一题比上一题的结果都多一个 0 学生能发现这一问题,说明有较...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 93页。内容 小学三年级 数学 上册 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设计者 郝峰 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日期 2013 10 28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设计者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设置 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因此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制定学习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依据一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相关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第一学段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