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
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日期:2013-10-28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设置】
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因此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制定学习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的内容标准中与本节课相对应的具体目标是:(课标12页)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基于一个学段出发设定的目标,十分笼统,我们要对其进行细化分解。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通过分析,知识性关键词有“分数的意义”,认知行为关键词有“初步理解”。
第二步:分解关键词。
其中“分数的意义”比较具体,不再分解即可。
认知行为动词“初步理解”可以分解为“初步认识、会说出、会折出、会比较”。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教学目标。
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条:
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这一目标中知识性关键词有“简单的分数”、“分数的大小”,认知行为关键词有“初步认识”、“知道”。
第二步:分解知识性关键词。
简单的分数”可分解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在这节课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真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分数的大小”可分解为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这节课主要研究几分之一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三步:分解认知行为关键词。
初步认识”可分解为说一说、折一折、找一找、写一写、分一分、读一读、比一比。
知道”可分解为“说出”
依据三:学习内容。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个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学习分数的起始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因此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同时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含义,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我把这节课的重点定位在“认识几分之一”上。
依据三:学情分析: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从整数到分数,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感知会有一定的困难。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学时可以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抽象为主,因此我把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目标陈述:
依据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我自身的教学风格,我制定出《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目标如下:
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目标2:学生能结合直观学具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目标3:学生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
评价设计: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设计评价方案如下:
1、通过说一说、折一折检测目标1和2,达标率约为96%。
2、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3,达标率约为99%。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具准备:圆片、正方形纸若干张、绳子及彩笔。
学习策略:情景教学法、**发现法、多元评价法。
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分一分。
每张桌一袋学具:4张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2张小圆形纸片;1张彩色大圆形纸片。)
师:同学们,为了上好这节课,老师为每一张桌的两个同学准备了一袋学具,下面就请同桌两个人协商把学具袋里的各种纸片平均分开,每人一份。
学生分学具,重点关注两个人如何分一个彩色的大圆形纸片)。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和同桌每个人分别分得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张小圆形纸片,几张大圆形纸片?(找一个学生到台上做记录)
生1:我们是平均分的。
生2:我们每人分了2张长方形纸片,1张正方形纸片,1张小圆形纸片,半张彩色大圆形纸片。
生3:我们也是这样分的。
二、探索研究几分之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比较一致,都是这样分的。我们来看一下××同学的纪录:一张、两张,这位同学用的是来记的。唯独对“半张”彩色圆片这位同学用了“半张”两个字来表示。
1.说一说。
师:“半张”彩色的圆形纸片怎么表示?你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自己创造一个表示半张的符号。
生1:我用表示。生2:我用表示。
生3:我用表示。生4:我用表示。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半张”。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生4)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到用“”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示的呢?
生4:我从书上看到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就是这样写。
师:你真聪明!你还知道关于“”的哪些知识?还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4:我还知道1叫分子,2叫分母。
师小结:刚才的同学讲得非常好。为了准确地表示出半个,科学家创造出了“”这样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就表示半个。这是一个数,叫做分数,读作二分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
刚才听到××同学是怎么读的吗?读一读,试一试。(指名读、齐读)习惯上,这样写:
先写中间的“—”再写横线下面的“2”,最后写横线上面的“1”。写一写试试。(指导书写)
2.折一折。
师:(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半个可以用12来表示。每个同学举起自己分得的个彩色圆片让大家看一看。
2)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想一想:你是怎么折的?(学生活动,动手折“12”)
通过动手折、说出自己的折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地体验理解了的意义。]
汇报交流: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生1:我用的是长方形纸片,对折就是。
生2:我用的也是长方形纸片,是这样对折的,也是,对折就是平均分开。
生3:我的是这样:对角折平均分开,也是。
生4:我用的是正方形。
生5:我用的是圆形。
3.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折出了12。现在想一想:你认为在里,“—2”“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又表示什么意思?可以跟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
汇报交流。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觉得“—”表示平均分开,2表示有2份,1表示1个大长方形。
生2:我有不同意见: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
生3: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表示的是半个,所以横线上面的1只能表示2份里面的1份。而1个大长方形是还没有分,用1表示就可以了。
生4: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2 份,涂上了1份。
生5:“—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开,2表示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就表示把一个大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出了1份。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非常好。经过研究我们明白了:
“—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1张(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1表示2份里面的1份(而不是1张纸片)。就表示把一张大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涂出了其中的1份。
4.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了的意义。你还能说出几个像12这样的分数吗?
生:,,师:你还能像折12那样利用手中的纸片折出这些分数吗?
试一试,再挑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任意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写出这个分数,思考你是怎么折的,并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学生活动,任意折几分之一。)
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对几分之一这类分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进一步巩固读写方法。]
汇报交流。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生1:我折的是,是这样折的:先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涂出其中的1份就是,表示把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4份,涂出1份。
生2:我用的是长方形的纸片,折的是。是这样的:。表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平均分成8份,涂出1份。
生3:我用的是圆形的纸片,折的也是。是这样的:
生4:我用的是长方形,折的是,表示把一张纸片平均分成16份,涂出其中的1份。
师: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折了一下,也涂出了其中的一份:哪位同学能写出一个分数并说出它的意义呢?
生:是,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1份。
师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表示的意义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好几份,取出其中的1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5.找一找。
师:实际上像这样的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你能找出几个吗?
生1:奶奶过生日的时候,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我吃一份就是。
生2:我和妹妹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吃。
生3:教室的窗子平均分成4份,每块玻璃是。
师:刚才同学们从生活中找出了那么多的分数。现在有一个学校的同学们正在郊游,他们的活动中有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呢?请同学们帮他们找一找。(课件出示课本情景图)
生1: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片,一个小朋友吃。
生2:喂鸽子的盒子平均分成了3个格子,1个格子是,还有一个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个格子是。
生3:搭积木房的地方有的积木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就是,还有的积木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就是。
生4:吃蛋糕的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玩跷跷板的小朋友每人拿个苹果。
三、拓展应用──练一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本93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2.下列图形中图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课件)
3.看分数,涂颜色(课本96页第1题)。
4.动脑筋“?”所表示的图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 93页。内容 小学三年级 数学 上册 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设计者 郝峰 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评价 组织教学内容 实施教学 评价学生学习 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春天在 教学设计。段文楠。教材分析 在万物复苏 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可爱的春天 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妙神奇。这个单元注重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情感的融合。春天在 是本单元第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春天 表现春天 歌颂春天,引发学生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嘀哩嘀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