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细化后叙写规范的目标、依据目标制定的评价任务、教学流程、基于目标的作业设计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至少要有后四项内容。
要坚持“标准—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原则,把评价贯穿于教学始终。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方案。
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内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主题:科学精神。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张林颖。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掌握本单元19个生字。读读写写19个词语;读读记记27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六下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
2.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五组第四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科学精神,还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但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
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突: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
目标。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情趣”等词语。
2.读懂课文的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评价任务。1.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情趣”等词语。
2.懂得用六要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到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4.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
事例怀特森老师。
教法独特。道理独立思考判断。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作业设计。1、通过具体事例阐明一个道理。
2、《我最好的老师》
我区明确提出“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要把细化后的目标,变成学生可进行具体操作的学习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解决好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避免教学目标不明确、难度定位不准确、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关于“是什么”的维度,过程与方法使关于“如何获得是什么”的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如何获得是什么”的过程中或之后内化为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东西。因此,尽管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我们不能把三维目标化简为一个平面的三类目标,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学生与情景来确定目标的重点。
细化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它是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它是备课的必经之路。在您无数次地翻教材、写教案时,它都是第一个被写下的。
正确叙写目标。
目标叙写时要把握住四项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即学生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达到什么标准。
1、行为主体,是学习者,不是教师。学习目标描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如“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行为主体就是教师,是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非学生。
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该是“学生应该……”学生能够……”例如“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能够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当然书面上可以省略“学生能够……”但思想上必须牢记,合适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的。
2、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能在校园里找到医务室的位置”、“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举例说明支持某一观点的证据或事实”、“说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等。
目标叙写中常用的行为动词举例: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地图”、“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完全文后”……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
关于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允许查找资料”、“不用计算器,计算出……”
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标出……”
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
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课堂讨论时,能表达……观点”。
4、表现程度: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行为标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三分钟内完成”;②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完全无误”;③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表现,例如“80%的学生”。
概而言之,学习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选用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词语来陈述,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可测量。
例如以下的叙写就比较符合要求:
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迅速无误地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
条件主体程度行为。
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的口述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
条件主体行为程度。
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学生能准确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条件主体程度行为。
加强作业建设。
加强作业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优化作业设计;(2)丰富作业形式;(3)明确作业要求;(4)作业的布置实施分层作业,即“基础作业+弹性作业”;(5)注重作业的批改与讲评(建立批阅记录本与纠错本);(6)与同年级其它班的作业大体一致。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 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1 93页。内容 小学三年级 数学 上册 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设计者 郝峰 郑州市二七区外国语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日期 2013 10 28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设计者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设置 理想的课堂学习,是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因此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制定学习目标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 依据一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相关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第一学段的内...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春天在 教学设计。段文楠。教材分析 在万物复苏 播种希望的季节里,可爱的春天 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身边,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季节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妙神奇。这个单元注重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情感的融合。春天在 是本单元第一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春天 表现春天 歌颂春天,引发学生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嘀哩嘀哩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