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式”常规阅读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12 06:39:28 阅读 4384

一、课题的现实依据。

学校自开展校本教研近一年来,各学段、各年级围绕各自确立的校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实实在在的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今年的各年级模式展示课上,我们也看到了,学生读得似乎很是充分,可读的目的性、层次性、实效性、趣味性没有得到真正的凸现。在课堂上,我们很少能听到学生饶有兴味的、入情入境的朗读。

我们虽认识到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这只是停留在理性的层面上,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却没能很有成效的落实和践行。针对这一阅读教学现状,我们提出了“读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意在**如何以读为径、以读为乐、以读为旨,真正使我们的学生好读书、会读书,培养敏锐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

二、 课题的理论根据。

1、阅读教学重“读”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 汉字的造字和识字方式的长期使用,对使用汉字的人折射出特定的思维方式,既对事物的把握常常是直观的、整体的。它重“体验”、重“感悟”,这种会意性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内省、联想、体验、感悟的色彩。

所以阅读教学应特别重视学生自主的体验、感悟。而自主地体验、感悟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读”。

2、阅读教学重“读”是由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折射出的思维方式,以及重体验、感悟的审美习惯,显现在汉语中,就表现出以神驭形、注重意会的特征,以语序和虚词为重要语法手段,崇尚简约的语言特征,“心领神会”成了理解词句的重要方法。而对小学生而言,“心领神会”的最佳方式就是“读”。

3、阅读教学重“读”是由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习得”,二是“学得”。

“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学习;“学得”则是一种有意识的规范学习。从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情况来看,两者是互补的,大体遵循“习得”——学得”——习得”这个循环往复的圆形轨道,它们互相促进,相互融合。“语言习得”理论说明阅读教学中的烦琐分析、不必要的语法传授、过多的读写知识的记忆,也不利于语文能力的形成。

阅读教材应成为一种凭借,一种为学生创设的语文环境。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而体验、感悟这种特殊的语言环境的最佳方式就是“读”。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标已明确把“读”放在了一个中心和枢纽的位置。“读”既是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语文技能,又是学生的一项最基本的阅读实践活动方式。

三、课题的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自身的阅读是任何其他人所替代不了的。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完美的结合起来,采用启发式,把教学的目的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生动性原则。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阅读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内容、方法、形式等必须具有吸引力。不仅在外部形式上要生动,更要发掘其内在的情感作用,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成功和愉悦的体验。

3、 发展性原则。学生的阅读活动是动态的,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我们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阅读实践中要体现出层次性;在阅读中要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逐步发展和提高,充分反映出学生发展的过程。

4、 实效性原则。“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细化到每一堂阅读教学实践中,它是衡量阅读价值的真正意义之所在。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为着阅读目标的最终达成而设计。

四、模式的基本构架。

模式其基本构想如下: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初读文本读通课文——精读文本读懂课文——品读文本读好课文——美读成诵积累拓展。其中。

二、三、四部分是该模式的部分核心。“初读——精读——品读——美读”呈现其阅读的渐进性、层次性,“读通——读懂——读好”显现其阅读的目的性、实效性。而第一部分则集中凸现其阅读的愉悦性、人文性,最后一部分体现其阅读的审美性、拓展性。

五、模式的操作程序。

模式是在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需求和阅读学习规律的前提下,从广泛的阅读教学实践案例中提炼总结出的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基本程序。从我校的语文常规阅读教学校本校研情况看,教师们对“读”的认识确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可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却不知如何具体、有效地操作。现将读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及其各程序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如下。

1、[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旨在贴近、融入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为的是师生间、生生间能进行真实的心灵沟通融合,为后面的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做好铺垫。创设具体、生动、鲜活的阅读情境,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阅读冲动,点燃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很快进入特定的阅读情境。无庸质疑,这已达成了一致共识。

这里我们着重要**的是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的策略和手段。

综观我们成功的常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看出它们的相同之处:根据不同学段及文本的不同题材和体裁特点灵活采用一些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有借助形象生动描述营造的;有机智幽默谈话巧妙潜入的;有借助具体可感画面创设的;有绘声绘色故事讲述导入的;有紧扣文眼创设问题情境的等等。

2、[初读文本读通课文] 在愉悦的氛围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产生了期待的迫切心理需求,便顺理成章地进入初读环节。这时,我们应充分地让学生亲和文本。阅读是阅读主体——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建构意义的过程。

没有学生与文本间充分的对话,也就无法完成意义的成功建构,也就无法读通课文。初读前,让我们的学生明了读书目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学生读有期待,便会滋生**的心理;读有目标,便会调用前面学会的读书方法,去完成读书任务,从而去自主阅读,自主**。此时,教师巡视辅导,注重学生阅读态度、习惯的正面引导,了解学生学情,以便及时反馈。在我们的常规阅读课上,教师没有真正做到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乃至融进学生,和学生一同学习。

其实课堂上教师的态度、情绪、感情无不对学生产生牵引、感染、激励作用。学生阅读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既源自于与文本直接的对话,还源自于与教师的心灵碰撞交融。在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后,还有一个积极反馈的过程:

让我们的孩子证明自己确已下了工夫,已能把课文文从字顺地读下来了,读得正确、读得流利。不仅如此,还能把自己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即让学生质疑问难。

3、 [精读文本读懂课文] 进入这一环节,师生一起梳理、归纳学生的中心疑难问题。如何处理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这就对我们教师自身的临场组织、调控、总结等应对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生自己的问题,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内在动力。窃以为在合作**学习之前,还应给学生一个独立读书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默读课文,深入**。默读使学生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认真细致地读书思考,一部分学生能通过联系上下文反复体会琢磨,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从而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感,也为合作学生做好铺垫。

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间思维的互相撞击、互相启发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这样才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必须。我们的常规合作学习有太多的行而上的虚假合作。

教师要做好精心的组织和协调,并在调控全局的前提下,参与组的学***,此时,我们是组织者、参与者。在最后的全班交流学习中,让各组选派学习代表汇报交流,在共同的展示平台上,激发组员的自主、竞争与合作意识,从而达到读懂课文、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目的。

4、[品读文本读好课文] 品读指的是在读中细细品味、体悟、揣摩,体会文本的丰富意蕴情感,感受语言的空灵鲜活。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往往不着痕迹地融进在上一个环节里,这里只是为了表述的方便。“读”自始至终贯穿在阅读全程中。

在上面的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再三的品读,使学生真正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心灵的真实对话,从而读懂读好课文。品读的方式多种多样:默读、轻声读、朗读;个别读、引读、分角色读;练习读、表演读、示范读等等。

这需在具体阅读情境中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及具体学情及时灵活选择。这样在“品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激活语言文字潜在的画面,从而摹其声、察其色、品其味、入其境、体其情,把课文真正读好。这读好的标准依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层次而渐次推进。

关键是在我们的常规阅读教学中,我们得关注这一过程、展示这一过程,尽可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充分、更深入地亲和文本。

5、[美读成诵积累拓展] 汉语与其他语种也有其共通之处,那就是语言的广泛积累。厚积薄发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而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着语文的工具性始终得与其人文性完美结合。

“美读成诵”就是在努力追求这种统一和结合。“美读”就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进入文学语言的艺术殿堂,初步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并最终达到熟记成诵的目的。从语言文字到意蕴情感,又从意蕴情感回到语言文字,这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里的积累,不单单只是语言本身的积累,还包容语言所承载的丰富的人文内蕴的沉淀,以及阅读实践活动本身丰盈的情感体验的积淀。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拓展。这里的拓展是指由课堂上的阅读实践向课外、向校外、向生活的广义拓展。

语文资源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根据文本的诸多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当地情况,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读式”常规阅读教学模式,旨在立足常规,讲究实效。在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无模须有模,可有模又须不唯模。让我们在常规阅读教学校本教研中,以新课程理论做指导,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去放飞心灵的梦想,点亮生命的光华!

“感悟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 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指出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 为指导,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1 以新...

“板块式”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板块式 阅读教学模式初探。作者 罗嗣敏。小学教学参考 语文 2014年第01期。板块式 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就教学流程而言,块状阅读,从 块 入手,框架推进,减少头绪,便于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导读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导读式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作者 陶岩。考试周刊 2013年第98期。摘要 现代语文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听 说 读 写能力的发展为目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应从确立阅读教学新理念入手,建构起具有针对性 操作性的 导读式 阅读教学模式。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