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跟踪式”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发布 2021-03-11 01:24:28 阅读 5304

href="#

1 “专家引领――跟踪式”教师培训模式的提出。

1.1 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其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及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而许多教师的自身素质与之相距甚远,同时,教师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这就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多样,但都是课堂教学需要实际解决的问题,而且问题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化。总之,新课程的问题最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解决。而“专家引领――跟踪式”的教师培训模式能够紧跟课程改革需要,为一线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专业化的平台。

1.2 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局限。目前,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有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培训大多涉及理论学习,内容的讲授以专家为中心,对讲什么,怎样讲,是否是教师最需要的,教师是否乐于接受,培训部门却很少进行提前调研和总体设计。

培训中,由于专家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通道和条件,导致培训效果差强人意,教师们在参与了这类培训后,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这大大削弱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次,有的培训不考虑被培训教师的水平,培训内容没有层次性,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有的培训只针对少数尖子教师、骨干教师,忽视了教师群体中教学水平急需改进的教师。

再次,培训大多忽视了持续性,没有形成持续的跟踪指导,教师在培训后的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和解答。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不是靠一次“专家讲―教师听”的单向传递活动实现的,而要靠教师通过主动参与,在专家指导下的“双向互动”过程来实现的。“专家引领――跟踪式”教师培训模式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最大限度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

1.3 教师培训模式发展趋势的需要。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研究者们综合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设计教师培训的模式,推动教师培训模式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培训越来越人本化。过去的培训只关注理论讲述和教师基本技能的指导,忽视教师个性化的发展,忽视了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而现在的培训更注重促进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地发展,更加人本化。

②培训方式逐渐多样化。为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教师培训不再是仅通过单一的、灌输式的讲授,而是逐渐纳入了案例教学、经验分享、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培训的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通过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合作**,教师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多种认知角度,不仅可以向培训者学习,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有益的经验,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研究寻求形式多样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专家引领――跟踪式”教师培训模式的界定。

“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是以行动研究理论为基础,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习的特点而设计的,具体指在教师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专家听评课――交流研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跟踪指导等步骤,融认知、互动、反思、研究、实践于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

“专家听评课”是指专家在现场听课的基础上,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对一的进行点评和指导。

“交流研讨会”是指专家和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在此过程中,专家和教师都以主体的身份出现,通过大家的讨论、沟通、分享,问题得以解决。

“专题讲座”是指专家在听评课和交流研讨会的基础上,针对学校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以研究者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从“教书匠”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课题研究”是指专家在培训工作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把它确定为科研课题,与培训学校教师共同进行研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检验其是否可行并有效,进行完善后指导教育实践。

“跟踪指导”是指在教师在进入到常规教学活动后,专家对其进行跟踪式指导,巩固前期指导的效果,解决新的问题。途径有两种:①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根据教师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交流指导;②深入到常规课堂进行听课,继续为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 “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的特点。

3.1 立足课堂,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真正途径。“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培训的重心放在中小学课堂上,结合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紧密结合,避免了以往培训过于强调理论讲述的现象。

从听评课阶段、交流研讨阶段到跟踪指导阶段,专家都能够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培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大班集中培训形式,把培训送到了家门口, 同时也缓解了工与学的矛盾。例如,针对青年教师,模式采取以下具体步骤:

青年教师先讲解自己的教学设想(包括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效果检测),经过专家和学科组长研讨后在课堂上实际操作,听课专家及同行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共同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教学实施中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授课教师经过反思后改进教学设计方案,并再一次进行课堂实施。可见,对于教师的指导,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研讨到问题的解决,始终在课堂上,而且每一步都没有离开实践去空谈理论,只有这种富有实践性的指导才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3.2 按需施教,突出个性化的指导。传统的教师培训课堂要面对几十人、几百人,讲授的是一样的知识,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不同。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也存在差异。

“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针对以上弊端提出了“个性化”的指导。“个性化”包括两个方面,①关注教师已有的个体背景和经验,进行“一对一”指导,对每位教师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每位教师职业个性化的发展;②培训要关注“学校”,即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尤其要提升学校原有的优势,通过培训将其不断地深化,不仅使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得到发展,而且能够形成其自身的特色。在已有的培训中,专家们面对的是一所市级重点初中,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被听评课的教师有的是市级骨干,有的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还有处在专业发展中间阶段的教师,面对不同水平的教师,专家们给出了“个性化”的指导:

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应侧重培养和提升其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促使其将教学经验上升为教育理念,着重培养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年轻教师对学校和课堂的认识较为理想化,工作非常认真,但却缺乏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灵活处理能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成熟,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会导致缺乏信心。对于此,专家要帮助年轻教师树立信心,指导其吃透教材,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注意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精炼性等等。对于处于中间阶段的教师,应该尽快帮助他们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的对策,帮助他们顺利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尽快成长为成熟的教师。

这种针对性的指导,既尊重了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具体特色,又保证培训紧跟新课改,使理论有了生命,更符合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3 精细指导,重视互动与交流。传统的教师培训以粗放型为主,主要解决的是理念和理论等方面的问题,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微观问题关注不够。“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把宏观的理论和微观的实践结合起来,更注重在微观层面对教师进行指导。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和表情,教师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把握,对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导,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对教学节奏的把握,对学生的评价等问题,专家们都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专家与教师始终处于交流互动的气氛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被培训者,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专家、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产生新的思想,接受新的知识,生成新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行互动交流,比如被调研学校开展的“语文教学沙龙”活动,活动每两周举行一次,主要**语文教学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及教师的困惑,在沙龙活动中,教师们畅所欲言,交流宝贵的经验,专家现场回答教师们提出的问题,针对没有充分解决的问题,活动后通过查阅资料,认真分析对策,在下次沙龙活动中给予解决。通过一次次的交流、讨论,切实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4 “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的效果。

4.1 有利于培养“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的带动下,通过专家的讲解、同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课堂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教师角色、教学内容、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反思。

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调整、改进,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改进和提高教育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化自主发展能力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和提高。

4.2 有利于培养“实践型”教师。通过“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通过自身的体验对教育理论和技巧有了深刻的认识。

如课堂教学如何利用情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何高效地利用教材,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课件或制作教具,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在跟踪阶段,我们发现教师们已经将这些新的教学思想贯彻与实施在教学中,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提升。

4.3 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帮助教师树立“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结合”的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观念,把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和技能训练研究当做是更新教学理念、熟悉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教研活动,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会进行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模式:

即提出问题、确定问题、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观察、分析、评估,继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 “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模式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5.1 加强师培队伍建设。要想培训出优质的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师培队伍建设。由于来自高校的培训专家长期以来从事理论研究,缺少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要达到引领指导的效果,要做到经常深入基础教育的课堂,扎根课堂,掌握一线教育的第一手资料,熟悉中小学教材,调研教师培训需求。

5.2 注重鼓励性的引领。在“专家引领――跟踪式”培训活动中,专家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避免对教师做出负面的评价,尽量为教师的培训建立肯定模式,营造宽松良好的培训环境,使教师克服一切培训的障碍,在提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3 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资源。不同经历和背景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形成对问题独到的看法。另外,每个教师在其专业发展道路上所积累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得到的反思,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培训中重要的共享资源。

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应充分挖掘教师的这些经验、教训。让新教师少走弯路,让老教师在**问题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所有参加培训教师能够在学习中共享优秀资源。

5.4 注意研讨问题难度和广度。培训中研讨问题的选择要贴近教师的实际水平,不能过难,要符合每位教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另外,研讨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广度,专家在指导时只是触发一点或者一个方面,教师要以此为突破点,能够自己深入研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求式”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需求式 骨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作者 朱志明谭兆巨。江西教育 教学版 2012年第02期。需求式 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是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组成打破年级 学校界线的学术研究小组,在研究中指导教师寻找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指导,让教师根据相关理念,反思教学行为,研究和解决专...

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 社会对幼儿英语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幼儿英语教师队伍的素质却亟待提高,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成为现阶段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多 网络环境下的幼儿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关键词 幼儿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多 网络环境。目前,在我国,英语学习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幼儿英语教育日益成为当前的教...

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一 开展校本教师培训价值。校本教师培训是教师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