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作文教学法探索

发布 2021-03-10 06:43:28 阅读 6571

作者:刘兴伦。

**:《文教资料》2023年第18期。

摘要:文章阐述了把追求“艺术真实”的“虚构”引入追求“合适真实”的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原因,并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虚构”这一问题进行了**。

关键词: 作文教学教学方法虚构。

一。在艺术创作里,虚构是艺术典型化的基本手法。其基本涵义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对生活素材进行集中、概括、融合、改造、移植、补充、夸张,使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更具有代表性,更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或规律。

在追求生活形似(生活真实)的同时,更追求“神”似地表现生活(艺术真实)。把追求“艺术真实”的“虚构”引入追求“生活真实”的中学生作文(本文所说的作文,是指学生主要写作的记叙文)教学,理由有三。

一)“生活真实”的作文理念,并未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作文实际。

首先,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是学生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1]所有写进学生作文里的客观世界,都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获取的,这个“获取”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读,在这个或快或慢的解读中,“客观世界”本身已经不知不觉浸染了学生主观的色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不仅仅是写作者观察生活角度的不同,还是他们主观思想感情等精神实质不同的结果,爱与恨、褒与贬、酸甜苦辣。那种客观、原生态地记录生活真实的文字是不存在的,凡是进入写作者眼里的世界都经过了他的主观思想情感的洗礼,就比如一只猫,在爱猫之人眼里,漂亮迷人,可以亲昵,可以儿女;在厌猫之人眼里,就是寄生虫,传染病。

其次,作文是表现生活,而不是再现生活。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独创,是作文的生命。

这种独创,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思想情感,即我们常说的立意新颖。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人类的标志和尊严,它建构了人类所有的社会意义,诸如人类生存的意义、发展的意义、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理想信念的意义,精神产品的实质就是一种思想的存在。

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学生作文的“潜规则”就是主动根据作文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对所获取的生活素材进行必要的加工,或选择取舍、或变形、或融合、或移植,使其更突出,更生动。写作水平越高的学生,虚构的自觉性越强,技巧越高明。

作文教学法初探

作者 韩建哲。新课程 教研版 2009年第17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达到作文教学的理想效果,笔者感觉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一 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观的内在的趣向性和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活动。现代科学也研究了兴趣与学习的...

快乐作文教学法初探

作者 刘家斌。读与写 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摘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教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语文作文教学法进行深刻的反思和 关键词 作文 快乐 教学法 探索。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 1...

愉快作文教学法初探

敦村敦法墓砧磊唷碍究 范秀兰。摘要 很多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苦苦挣扎。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尝试运用 愉快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达到寓教于乐 寓写于乐的目的。关键词 作文教学愉快作文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作文难 是学生写作的一大心理障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