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35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06 01:18:28 阅读 1132

小学语文135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现在小学语文每一单元的教学将顺次进行:单元导读——精读课——略读课——单元整理课——拓展链接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

在“精读课”和 “略读课”的教学时,要达到“初读课文——观其貌”的教学目标。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是对全篇语言文字的感知,这是理解课文的基础,需要通过初读全文来实现。初读全文中的感知是多方面的:一是把握全文大意,知道写了什么;二是捕捉最重要的信息,如题目含义信息、开头结尾信息、段落层次信息、主要人物事件信息等;三是疏通生字词,读顺词句段。

教学案例:词语串连,有效概括文本内容。在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上,学生往往容易在繁杂中迷失对文本的主要表述。

因此,教师帮助学生罗列几个关键性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教学《西门豹》一课,教师是这样通过词串帮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出示三组词: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年年闹旱灾。

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明白真相开凿渠道灌溉庄稼。

读第一组词,想象:你的脑海**现了怎样的画面?这是**的状况?

谁看到的?告诉学生这是故事的起因。读第二组词,这些词都在写什么?

哪些人如此害怕?他们害怕什么?告诉学生这是故事的经过。

读第三组词,用这些词说说故事的结果。最后请学生把这三部分连起来说说。

这三组词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连词成句,不仅帮助学生激活了这些词语,提高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又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

下面就新授课的五环节进行解读:

环节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1.学习目标:一是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是设置核心问题,切入本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达到激发学生想学的目的。

2.操作要领:

一)情境的创设:这一环节要通过情景导学,激发阅读愿望。“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一篇课文的教学能否成功,教师的情境创设很关键。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紧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或引导学生链接已学过的文章,或联系生活体验,或围绕所学的新文本话题,或关注初读时的整体感知,或在复习新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总之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经历感受,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愿望。情境创设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描述一幅画、讲一个故事、述说文章背景、**一段声音或**、几句饱含激情的话语等,都可以创设情境,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用激情渲染氛围

案例 ——钓鱼的启示》

师:同学们坐得真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守纪律的好学生,冒昧地问一下,老师不在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违反过纪律?

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师:老师欣赏你们的坦诚和勇敢,但是更提倡大家向刘洋和高敏学习,学习她们在老师不在的时候,也能遵守纪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律”,那同学们要做到“自律”这两个字容易吗?

生: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说不难,有的同学,特别是好动的学生可能觉得比较困难。

师:是啊,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做的事,可是我们要注意分清对错,如果明知道做得不对还要去做,不能自律就不好了。那么,今天老师就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在他的生活中,他就时刻严格自律,从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可是他的自律精神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秘诀?

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一起回到他的小时候,看看这位美国著名设计师小时候的经历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自然引出“自律”,并使“自律”贯穿全课,激发了学生的语文激情,这样我想学生学习下面的课文时,热情会更高一些,为学习文章做好了铺垫,因此,请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激情吧。

2)设悬念启迪思维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设置悬念应生动形象、简洁鲜明。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

”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

”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

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有位老师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

“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悬念的**,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二)问题的设置。

问题充实着课堂,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彰显着魅力。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好的问题也能激发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一个好的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明确,更有兴趣;一个好的问题,会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展现特色;一个好的问题,会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有效,更高效。

问题的设计:

精心设计研读问题,其实就是在精心选择教学的突破口(切入点),设计出有思维价值、穿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即得意(理解课文内容——写什么,体会思想情感——为什么写)又得言(揣摩表达方法——怎么写)的整合问题,其实也就做到了优化教学流程,因为这一问题将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所以说研究问题的确定非常重要,不要提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精读课问题设置的常用方法有:

(1)从题目中提炼主问题;(2)从文眼、关键句提炼主问题;(3)从过渡处提炼主问题;(4)从情节提炼主问题;(5)从课后习题提炼主问题;(6)从提纲提炼主问题;(7)从主旨提炼主问题;(8)从“比较”中提炼主问题;(9)从“反复”处提炼主问题;(10)从“矛盾之处” 提炼主问题;(11)从言语表达提炼主问题;(12)从写作手法上提炼主问题。如:从主旨提炼主问题:

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寻找文章的主旨,并从主旨引出主问题。一位教师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她让学生寻找主旨:作者曾经两次来到德国,德国的一草一木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从内心深处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

请快速浏览课文,并用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进而引出精读**的主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景色的“奇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民族的“奇特”?

再如:从题目中提炼主问题: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串起全文。

题目中能统领全题的一个关键字词,一般称为“题眼”。“题眼”不仅提携全题,而且往往能揭示课文要义。如《跨越百年的美丽》就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出**的主问题:

“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样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然后引导学生在“镭的美丽”、“居里夫人的形象美”、“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三方面做精读感悟、深入**。

教学略读课文时要引领学生充分研读好课文前的“阅读导语”,明确“阅读导语”中的问题,充分利用其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环节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学习目标: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自主研读,体会重点词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学生要边研读边勾画批注学习收获与疑问。

2.操作要领:

自主研读的两个层次:

1)精读课文——寻其味。所谓的“寻其味”就是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调动和发挥自己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精读的过程,就是在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抓住文章重点、难点或精妙处,引导学生通过目视、口诵、心记多种感官联合加工,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人、事、物、现象等融会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面,在大脑中活起来,动起来。这样读,才能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触摸与感悟。

也就是说,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潜心会文”地默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现画面”、“过电影”,使语言文字“立”起来,重现生活原型。

2)深层体悟——悟其道。所谓的“悟其道”就是学生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的契合,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它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学生在这一瞬间不仅体味、捕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也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即“道”的把握。

这个“道”从人文性的层面看,是指文章所要传达的一种生命意义,这种生命意义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工具性的层面看,是指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语感经验变得丰富,言语智慧变得灵动。悟其道:一是悟文意之道——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

二是悟文章的写作之道,即把课文当成书面语言交际的范例,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情感,感受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方式,领悟文章谴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及其意图,以便读写迁移、尝试运用;三是悟独立阅读之道,即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汲取独立阅读的经验,顺利实现“自能读书”的学习目标。

“135”复习课教学模式

复习课 135 课堂教学模式。一主线。问题。三阶段。旧知再现规律形成能力提升。概括导入复习思考问题 达标训练反思深化五环节。确认目标落实双基总结升华固化规律拓展提升。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简单概括复习内容,明确指出本节课复习所要完成的任务及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做到理清知识脉络,再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清楚本节...

天池初中“135”教学模式初探

天池初中生本实验成果一。天池初中 135 课堂教学模式。郭思乐教授在 教育走向生本 一书中对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从 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三个方面做了精辟的阐释。这一理念不仅重视了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体现出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这一生本...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的反思黄丽书。135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的反思县教育局在全县推行了 135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是 135 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地,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颇有感触!互动课堂模式,尝试半年以来,孩子们变得思维活跃 乐于表达。他们想法开始更加独特,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