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教案

发布 2020-12-26 05:47:28 阅读 218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目标: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圆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1.读懂情境图。

1)2024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算法,明确算理(一)自选问题,分组**。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36—23=36—16=19—16=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2)尝试列出竖式。3.利用圆片,**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三)练习三的第3题。

**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不退位减

不退位减。教学目标 1 理解并初步学会千以内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初步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法 讲授法学法 合作 教学用具 例题插图 课件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1 口算。1 500 200 40 3...

小学二年级数学笔算不退位减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53 54页例1 例2和想想算算,练习十一第1 3题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万以内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使学生初步认识差同减数相加,结果等于被减数和,并学会利用这一规律进行验算。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1 口算 50 20700 600口算时说出每道题是怎...

二年级上册不退位减法

课题 不退位减法。课型 新授课时 1总课时 主备人 王海民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6年9月日。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材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分析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 对位 问题。通过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学生不难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