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布 2020-12-19 22:04:28 阅读 1137

第1课《菜叶上的蜗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

3.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

4.培养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蜗牛及其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有序观察。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蜗牛、放大镜、小棉棒、透明塑料片。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

问题:蜗牛躲进壳里了,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简单交流蜗牛长什么样子。

**:出示本课课题“菜叶上的蜗牛。

二)活动**。

一)活动1:观察蜗牛的身体。

**:出示蜗牛的**。

问题:蜗牛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活动:学生进行观察蜗牛身体的活动,结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提示,尝试找出蜗牛的壳、触角、眼、腹足等部分。教师要指引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从头部到尾部有序地开展,再借助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局部观察,并提醒学生关注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小结:蜗牛一般由壳、腹足、触角、眼、口等几部分组成。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前一对触角较短,后一对触角较长且顶端有眼。

问题:蜗牛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出示用小棉棒靠近蜗牛触角的**。

活动:让学生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它的反应,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观察时要爱护蜗牛,不要太用力以至于伤害到它。

小结:蜗牛在行走时会伸出触角,当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触角,躲进壳里。

二)活动2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问题:虽然蜗牛能快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它的运动却是十分缓慢的。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

**:出示蜗牛在透明塑料片上爬行的**。

活动: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手模仿蜗牛的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蜗牛运动特点的认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提醒学生洗手。

小结:蜗牛腹足的强健肌体似波浪般移动着,这使蜗牛缓慢地向前运动。蜗牛在爬行过程中会分泌一种黏性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减小摩擦力,使得蜗牛比较容易地向前爬行。

小结:今天我们对蜗牛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观察,同学们也认识了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现在观察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把蜗牛放回自然环境中呢?

蜗牛和我们人类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要珍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四、板书设计。

菜叶上的蜗牛。

外形:壳、腹足、触角、眼、口等。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触角缩短,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缩回壳内。

运动:靠腹足缓慢移动,分泌黏液。

教学反思:第2课《校园里的蚂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2.了解蚂蚁的生活特点,例如:筑巢、传递信息、摄食等。

3.培养学生交流、动手操作和记录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亲近小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和实验**,了解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例如:筑巢、传递信息、摄食等。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昆虫观察盒、白纸、蚂蚁、饼干、苹果、菜叶、白糖、多**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昆虫观察盒、白纸、蚂蚁、饼干、苹果、菜叶、白糖。

三、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驱动场景图。妍妍和波波在观察树干上的蚂蚁,妍妍在拿着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波波在纸上把蚂蚁的外形画下来。

问题:画下来的蚂蚁是否正确?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简单交流波波画的蚂蚁是否正确。

板书:板书本课课题《校园里的蚂蚁》。

二)活动**。

活动11:观察蚂蚁的外形。

**:出示蚂蚁**。

问题:蚂蚁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讨论:如何观察蚂蚁。

指导:借助昆虫观察盒从整体到局部地开展观察活动。

注意:提醒学生用文字和数字对蚂蚁进行描述。

活动:学生借助昆虫观察盒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结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提示,将蚂蚁的外形画下来。

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并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画下来的蚂蚁和波波画的蚂蚁是否相同。

发现:学生会发现波波画的蚂蚁只画了四条腿,是不对的,从而加深对蚂蚁外形特征的认识。

小结:蚂蚁身体的颜色有黑、褐、黄、红等。它的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条腿。

活动22:蚂蚁的家在**。

**:出示主题人物在校园里寻找蚂蚁窝的**。

问题:蚂蚁是常见的昆虫,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它们生活的地方很广泛。那么,蚂蚁的家在**?

讨论:如何在校园里找到蚂蚁的家。

要求:在校园里观察蚂蚁要听从教师指挥、注意安全。在活动过程中,不要打扰蚂蚁的正常生活。

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蚂蚁的家并发现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

交流:学生分享在校园里观察并寻找蚂蚁窝的体会和发现。

介绍:蚂蚁是典型的社会性群体动物,它们一般会在地下筑巢,偶尔也会在树上等其他地方筑巢。蚂蚁的地下巢穴规模非常大,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通风等性能。

而蚁巢出入口大多是一个拱起的小土丘,像火山那样中间有个洞,起保护作用。

问题:在寻找蚂蚁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

**:依次呈现教科书的3幅**——蚂蚁相互碰触角,蚂蚁窝,蚂蚁排队走路。

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这几张**中蚂蚁的行为,了解蚂蚁的生活特点。

介绍:蚂蚁头上的触角是彼此联系沟通的工具。两只蚂蚁在互相碰触角时,能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传递给对方,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蚂蚁行走时,走在前面的蚂蚁会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后面的蚂蚁依靠这种气味紧紧地跟上,一只接着一只,看上去就像在排队。

活动33:蚂蚁喜欢吃什么。

问题: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出示蚂蚁合作搬运死亡的昆虫,蚂蚁搬运草籽,蚂蚁合作搬运大米的三张**。

交流:蚂蚁是杂食性昆虫。蚂蚁发现食物后,当不能独自搬运回去时,就会很快地返回蚁巢,传递信息,集合其他同伴一起来搬运。

活动:选择几种食物,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观察哪种食物上停留的蚂蚁最多。

操作:在小纸片上分别放上一种食物,再将小纸片和食物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进行观察。

任务:观察食物上停留的蚂蚁的多少,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涂色记录。

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了解蚂蚁喜欢吃什么食物。

汇报: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种类比较多,是杂食性动物。

总结:今天我们对蚂蚁的外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同时也了解到蚂蚁生活在**,喜欢吃什么食物,怎么传递信息等。

讲述:蚂蚁和蜗牛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要打扰和破坏蚂蚁的正常生活秩序,爱护好身边的自然环境。

拓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继续进行观察,找到蚂蚁的更多“小秘密”。

四、板书设计。

校园里的蚂蚁。

外形特征:小、六条腿、有触角……

生活:蚂蚁窝、传递信息、列队行走、搬运食物。

喜欢吃的食物:苹果、饼干、白糖……

教学反思:第3课《池塘里的鲤鱼》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鲤鱼并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2.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以及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与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鲤鱼并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培养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鱼缸、鲤鱼、水、鱼饲料、多**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鱼缸、鲤鱼、水、鱼饲料。

四、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在公园里,彬彬和波波看到池塘里有很多鱼在游来游去。

问题:这些鱼是鲤鱼吧?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测这些是不是鲤鱼。

板书:板书本课课题《池塘里的鲤鱼》。

二)活动**。

活动11:观察鲤鱼。

**:出示鲤鱼在池塘里游动的**。

问题:观察鲤鱼的身体,它的外形有哪些特征?

讨论:怎样观察鲤鱼外形特征。

讲述:像观察蜗牛、蚂蚁一样观察鲤鱼。先进行整体观察,再从头部到尾部进行有序的观察。

注意:要在鲤鱼的自然生活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能将鲤鱼捞出水面以免造成伤害。

任务:观察鲤鱼有哪些外形特征,将它的外形画下来,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鲤鱼,鼓励学生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并提醒学生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将鲤鱼的外形特征画下来,及时做好记录。

交流:展示学生的《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交流鲤鱼的外形特征。

小结:鲤鱼的身体呈纺锤形,颜色一般为青黄色。它的头部比较大,眼睛较小,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的旁边有两对胡须。鲤鱼的身体表面具有鱼鳞,还有鱼鳍和鱼尾。

活动22:饲养小鱼。

讨论:如果想长期观察小鱼的生活,我们需要怎样饲养呢?

**:出示饲养小鱼的**。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和经验,交流饲养小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展示:教师饲养的一缸小鱼。

任务:观察饲养的小鱼,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哪些有兴趣的问题?

问题:小鱼需要吃食物吗?

小结:和其他动物一样,小鱼也需要食物。动物都需要摄食才能维持生命需求。

问题:鱼缸底部那些一条条的黑色东西是什么呢?

小结:小鱼也需要排出粪便这些废物。动物一般具有排泄的特征。

活动: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在课后饲养几条小鱼,结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每天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生活情况。

**:出示一些饲养小鱼的注意事项,如:合适的鱼缸、种一些植物、不要喂食太多、及时清理废物、3~5天要换水。

讲述:在饲养小鱼前要给它们选择一个合适的鱼缸,而且在一个鱼缸里不要养太多的鱼。在鱼缸里适当种一些金鱼藻等植物。

每天要记得给小鱼喂食。一般3~5天要给鱼缸换一次水。同时,也要把鱼缸底部的排泄物及时清理干净。

小结:饲养小鱼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同学们的耐心和细心照顾。

三)拓展活动。

**:出示其他鱼的生活**。

活动:观察其他鱼,它们是否和你养的鱼一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交流: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动物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例如:运动、摄食、排泄、生长、繁殖、感知外界环境等。

五、板书设计。

池塘里的鲤鱼。

鲤鱼的外形特征。

动物的共同特征:摄食、排泄、运动……

教学反思:第4课《家里的兔子》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前后左右。教学目标。1.能以自己为参照认识前 后 左 右。2.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用前后 左右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3.在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中,乐于表达自已的观点,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前 后 左 右来描述或寻找物体的位置。活动流程。一 导入新课。1.教师...

粤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19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枫叶的叶子,了解它们之间的特征。2 学会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并与他人分享。3 体验 活动的乐趣,培养 事物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枫叶的叶子,了解它们之间的特征。教学难点 能够收集和整理有用的信息...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矿物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 以上的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 可供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人类的衣 食 住 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各种石头 随身携带的宝石 日常食用的盐 制造铅笔芯的石墨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