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布 2020-12-19 22:02:28 阅读 8469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1、知道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2、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重难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

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

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2.

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

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2.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

编号;2.**;3.实验;4.

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里。(3)进行**,不能吸打“×”能吸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4)分发磁铁,进行实验,实验前教师要强调实验的规范操作:用条形磁铁轻轻接近被测物体,观察物体是否被磁铁所吸引。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每种物体应该重复测三次。

5)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材料。

6)协助学生完成**最后一列(组成材料)。三、研讨:实验发现。

1.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

可以让学生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

2.讨论: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

教师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研讨后可以做下演示实验)四、拓展:磁铁还能吸什么。

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教学目标。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并对如何让小车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聚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材料准备:小车一辆]1.

出示一辆放在桌面上的小车:怎样让小车动起来?2.

学生自由发言:用绳子拉;用手推;用嘴吹……二、探索:让小车动起来。

1.拉动小车和推动小车[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棉线一条](1)出示小车和棉线,讨论实验操作方法。(2)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反馈,提问:是什么力量让小车动起来?

4)拓展:用扭扭车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推力”、“拉力”。

2.用嘴吹能否使小车动起来,学生尝试用嘴吹动小车,并进行交流说说感受。3.

用磁铁让小车动起来[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1)出示小车和磁铁,学生说说实验的操作方法。(2)分组领取器材进行实验。

3)学生研讨实验现象和操作中的发现或感受。

4)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用磁铁吸引小车的这种力量。

小结:磁铁不能接触小车,却能让小车动起来,这种力量就是磁力。4.隔着一些物体,磁铁是否还能让小车动起来?

材料准备:各组一份,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铁片等,小车1辆,条形磁铁1块]

1)出示实验材料,生说说怎样操作,小组如何分工合作。

实验提示:合理分工,先**后实测;每次检测至少重复做三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完成实测后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结束时整理好实验器材。(2)分组进行实验,并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教师指导。

(3)各组整理实验器材,准备汇报。三、研讨:总结归纳。

1.提问: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完成活动手册第4页内容。

2.提问:隔着物体吸引小车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还想研究什么?四、拓展:“蝴蝶飞”游戏。

材料准备:纸蝴蝶1只,回形针1个,棉线1条,条形磁铁1块]1.介绍“蝴蝶飞”游戏。

2.课件出示“蝴蝶飞”游戏的制作方法。3.学生小组合作玩“蝴蝶飞”游戏。4.讨论:你能解释蝴蝶飞的原理吗?

3、磁铁的两极。

教学目标。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3、通过实验获取证据,培养验证推测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力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学过程。

一、引入: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咱们前面学习了磁铁有磁性,可以吸引铁做的物体。

实物出示)看看这是什么?如果把小钢珠和条形磁铁放在一起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生:(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学生猜测:吸住)师:请一个同学试试。

生:(小钢珠只能在磁铁两端吸住吸住,中间吸不住)

师: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1中间没磁力,2中间磁力小)(师归纳: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强弱不同)二、实验**磁铁的两极1.讨论实验方案。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磁铁模型(贴在黑板上),我在它身上标出a、b、c、d、e五个点(黑板标出)代表它的各个部分。2、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由几个小组汇报不同实验方案——**主要为距离法和数量法。3.实验方法指导(演示怎么挂:铁架台,橡皮筋,注意挂平)依次实验,避免干扰。4.实验要求。

轻拿轻放,将回形针一个一个挂在磁铁上。用材料盘接住掉落的回形针。可多做几次实验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小组成员要按要求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有序,时间8分钟。5.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投影展示)

三.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通过实验证明了我们的猜测,找到了条形磁铁上磁力最。

强的部分,科学家也把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4、磁铁与方向。

教学目标。1、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教学重点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玩磁铁,先来看看老师刚发现的一种玩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铁的两极。二、新课教学(一)磁极与方向。

1.研究之前,老师先考考同学们:谁能正确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们可以用什么来准确地指示方向呢?

2.师出示一根中点支起的磁针,问:哪位同学更告诉我这根磁针现在指向的是什么方向?(南北)

3.你们也想动手实验一下吗?分组实验,要求反复做三次,并做好记录。4.汇报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5.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北的磁极总是固定不变的。于是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也叫“n级”,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也叫“s级”。

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就发明“司南之勺”,用于指示方向。(二)磁极的相互作用。

1.想想看,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共有几种情况?(nn、ns、ss、sn)2.

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当磁铁以这四种情况接近时,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呢?请把你猜测的结果记在记录单上。

3.学生分组实验,让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把四种情况的结果记在记录单上。4.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哪两个磁极接近时互相吸引,哪两个磁极接近时互相排斥。

6.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做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做异极。谁能把上面的结论更概括地表述出来?(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三、课后作业。

查找人们生活和生产中运用磁铁的例子,了解有关的知识。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前后左右。教学目标。1.能以自己为参照认识前 后 左 右。2.在不同场景中,以不同物体为参照,用前后 左右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3.在描述物体位置的活动中,乐于表达自已的观点,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运用前 后 左 右来描述或寻找物体的位置。活动流程。一 导入新课。1.教师...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课 菜叶上的蜗牛 一 教学目标。1 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2 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3 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4 培养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 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二 教学重 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蜗牛及其外形 反应 运动等特...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各种各样的矿物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 以上的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 可供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人类的衣 食 住 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各种石头 随身携带的宝石 日常食用的盐 制造铅笔芯的石墨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