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

发布 2020-11-28 10:22:28 阅读 1231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学期备课。

一、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总共分4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 ,下面共有3个活动主题,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安全的生活。每个主题下面又分若干个小话题,本单元以生命础构建学习主题,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让学生获得一些意识,有所感悟。

第二单元关心你爱护她,下面共有4个小话题,让爷爷奶奶高兴,伸出爱的手,我的邻里乡亲,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从尊重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把爱推及社会,共个人之间的关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的爱心和努力。第三单元出行的学问,下面共有4个活动主题,学看平面图,校外探路,寻路和行路,马路不是游戏场。

本单元通过对平面图路线图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对学校和家庭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认路和寻路。第四单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下面共有3个活动主题,我的家乡在**,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本单元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等,多角度的感受家乡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二、教学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5、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和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要立足课程特点,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公民性。在这册教材中,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的综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综合,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的综合以及地理和环境教育的综合。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条途径:

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还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这几个良好习惯:守纪、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收集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现象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中还要实现多样活动贯穿,我们要明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科的逻辑过程而是活动的过程,要以活动为链条,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串,以活动为引领展开教学过程。

并且活动要讲求实效,还要做到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坚实依托,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本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本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4个单元主题,这4个主题将**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2、教材是与学生对话的文本:

本册教材在编写中,始终把儿童当作主角。其意图是要使"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关系。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中的儿童相依相伴,一起面对并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在对话的过程中,文本中的儿童不断地走向教室中的儿童得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了要理解、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理解教科书给出的准备性知识,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与教科书的思想观点和认识不断融合。这个新的意义世界既不是教科书所呈现世界的翻版,又不是学生原本的主观世界,而是教科书与学生在互动之中创造出的一个新的意义世界。

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对话中的学生并不只是倾听的一方,他们是对话的卷入者、参与者,他们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对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可以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表达。这样的教材不是外在于儿童的客观存在,而是与儿童日日相伴的一个亲密朋友。

每一课的学习,都是儿童在倾听教科书过位朋友说话的同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或图画等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这位朋友。因此,学习过的教科书不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丢弃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思想和感情、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3、教材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作到有效、有针对性。我们应当承认儿童所在的生活世界是用他们的眼睛所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和**的生活世界很不相同的世界。在我们以往的课程中所采用的内容也可能也来自于"生活",但是往往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儿童所感受到、所观察到的生活,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它们构成不了儿童自身的生命活动。

这种"生活"对于儿童来说就不成其为生活,而只能是一些文字、符号、事实、事件……在这些内容中儿童找不到生活的感觉,他们理解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这样的学习也就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学习。(根据原来思品课第5册的统计:

**的故事占70%。)新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虽然本教材强调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源泉,但决不等于教材就是儿童生活的"照相"或"照相"式的反映。

从生活性的角度看,教材内容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源于生活、富含生活指的是,教材关注和反映的是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这样的教材,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

4、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性学习。

本教材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量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得出结论。

1)、自主——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单一化,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回忆以前的思想品德课,老师一幅图一幅图地讲,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看,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学生被动地接受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显得枯燥而缺乏说服力。

而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则是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中,学会做人和做事。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合作——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

3)、**——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时间:

由于本学期教学时间比较紧,我们的品社课真正的授课时间大约只有19周,建议大家每个单元用4—5周的时间授课,每个单元下的每个活动主题用1—2周,第一单元总共建议用6—8课时,第二单元用8—10课时,第三单元8—10课时,第四单元用6—8课时。

六、教学用具:

图书、图表、**、录像资料、多**课件。

1. 美丽的生命。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初步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

2.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关爱、善待动植物。

3.在发现、体验生命中初步懂得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感受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懂得关爱动植物。

难点:初步懂得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动植物与人作为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都值得珍爱,要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一、课前实践:寻找生命,亲近生命,记录生命。

除了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也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街道、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课前让孩子们去寻找生命、发现生命、亲近生命、观察生命、认识生命,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命形态的美丽、去表达生命、感受生命。

可以拍下有关生命形态的**,也可以画画你眼中的生命,写下生命的日记。

二、交流:我看到的生命。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张**(出示地球的**)。这是一张什么图?

生:地球。师:

是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宇宙中我们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和40多万种植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在我们的身边,生命无处不在,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你们在自己家中、小区里,或到校园、街道、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寻找生命,你们都寻找到哪些生命?

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师:你共发现并记录了哪几种生命?

生:我记录的生命有……

师: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种生命?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

师: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发现它的吗?它长什么样子?漂亮吗?

师:有没有拍下它的**,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你来介绍好吗?(师生共同欣赏,品味生命的美丽所在)。下面还有谁愿意也来介绍一下?

师:你在生命日记中是怎样描写它的?

师:你画下了它是吗?你也来介绍好吗?

师:你想介绍的发现是什么?

师:这次实践活动让你最大的体会或收获是什么?

请几位学生讲讲他们所发现的生命以及感受,展示记录和拍下的**,或展示自己画下的画面)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啊!我看好多同学都很想说,那下面大家就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你的同伴互相聊聊,交流一下好吗?

给足学生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孩子都能讲出自己亲近生命的感受)

师:是啊!树、草、花儿、小鸟、松鼠、小鱼……我们的身边、大自然有多种多样的生命,同学们,当地球有了这些生命之后,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三、欣赏: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

1.**小片:《美丽的生命、美丽的世界》

一个全方位展示美丽的动植物生命以及美丽的世界的小片。

从陆地、空中、海洋,宏观及微观等方面来展示生命之美,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更美丽。)

2.谈感受。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这样一个小片后,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们看了有什么感受吗?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精选公文范文。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 谢谢。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

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

心中有他人。教学目标 1 认识集体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2 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教学重点 认识集体纪律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由学生课间到上课一段时间纪...

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检测题

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检测题 2011春 班级姓名等级。一 填空。1 有的人,懂得和 交朋友,利用每一分钟,快乐地 尽情地 充分地 2 学会 地运用时间。也许,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带来 带来 3 一般来说,在学习知识时,如果单靠听或 往往难以记牢 如果 并用,效果会好得多 如果 合理配合,效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