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下册

发布 2020-03-08 08:39:28 阅读 944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备课教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下册)

第一单元我会保护自己。

一 、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注意用眼、用脑卫生,防止过度疲劳。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自觉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防止受到伤害。

设计思路:本课从保护学生的身体入手,针对学生中一些不注意保护自己身体的行为,设计了三个“健康锦囊”。首先,从丹丹的病说起,通过与医生的对话,引出了第一个锦囊。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主要器官及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第二个锦囊是让学生知道在生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有关常识。第三个锦囊是通过学生的春游活动,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几种保护自己身体的误区和一些不良掠夺行为习惯。

以此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保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1.调查同学近视的原因。

2.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健康的常识。

活动过程:一.说说自己生病的经历。

1.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病痛。

2.生病时的感受和症状。

3.自己的病痛最后是怎样消除的?

二.健康知识接力。

课前让学生准备的健康知识,做成卡片,教师出题,学生抢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分多。

三.认认我是谁。

1.教师出示人体的某一器官图,让学生认认它是什么?

2.说说这个器官的主要功能及日常生活中保护它的相关知识。

四.他们为什么都是“小眼镜”?

针对学生中近视情况日益严重,组织学生调查、寻找同学们近视的原因。教师最后加以汇总,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

五.健康习惯小测试。

此活动课后进行,请家长监督,从而将保护意识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1.知道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

2.感受不懂交通常识,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严重后果。

3.自觉遵守集体规则,注意集体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设计思路:本课将关注的视角从学生自身转向学生生活的社区,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安全遗患,并将重点锁定在交通安全问题上。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上,由于不注意交通安全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和人员**屡屡发生。

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首先展示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同时,也结合事例,说明不懂交通规则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由此,让学生感受不懂交通法规所造成的损失,产生要了解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愿望,进而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愿望。

活动准备:1.了解交通工具的演进。

2.搜集一些交通事故的案例。

3.搜集有关的交通安全小常识,制成考题卡。

活动过程:一.交通工具的演进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课前让学生搜集交通工具演进的相关资料,说说交通工具的演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当地人们为什么经常使用某种交通工具。

3.畅想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前景。

二.制作“警钟长鸣”板报。

将同学们搜集的交通事故案例制作成板报,以此警示学生要注意交通安全,否则,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交通知识小擂台。

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必答、抢答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竞赛。考题是课前准备的,可以将教材第10~11中的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设计到考题中,落实相关的教学要求。

四.调查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本地的交通秩序,找一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做好纪录。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加以总结共同**解决的办法。

三、小心受骗。

教学目标;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欺骗手法,具有初步的识别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有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设计思路:在现实生活中,引发学生不安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课着重在教育学生学会识别身边的**,学会保护自己,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心理,教材设计了各种可能导致学生受骗的情景,让学生知道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防不胜防的**和陷阱,我们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抵制各种**。

活动准备:1.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

2.搜集身边发生的人们被骗的事例。

活动过程:一.演一演,小东受骗。

1.由学生扮演,再现小东受骗的经过。

2.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是小东,受骗后的心情。

3.分析小东受骗的原因。

二.说说身边发生的受骗的故事。

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身边发生的受骗的故事,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折各种各样的**和陷阱,自己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三.讨论:她该怎么办?

由教师叙述文文面临的突发事件,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教师汇总大家的意见,给文文出主意,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

四.现实生活折的陷阱。

请同学们通过对教材第14页的学习,总结一下现实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原因,想想在学生生活中还有哪些可能的陷阱,作为小学生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五.讨论:小学生该不该玩游戏机?

由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最后加以总结,并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在休闲时间玩游戏机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于游戏,否则对自己的身心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六.和父母交流如何防骗。

从活动在课后进行,请同学们回家后和父母交流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防骗,并将父母的意见写下来,回校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学会自护自救。

教学目标:1.懂得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方法。

2.当危险发生时,能够机智冷静地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

设计思路:本课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自觉自护的能力上来。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和解除事故的办法,以及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怎样机智冷静地面对它。

因此,在教材中设计了很多具体的活动细节,让学生从中寻找怎样避免受到伤害,以及在危险出现时,我们怎样机智冷静地应对,懂得自救的办法。

活动准备:1.搜集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办法的相关资料。

2.寻找存在于家庭、学校、社区中的安全隐患。

活动过程:一.寻找身边的安全隐患。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寻找学校、家庭、社区的安全隐患。

2.各小组将搜集的各种问题汇总,并向有关单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敦促消除建议。

二.自护自救方法。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互相演练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怎样进行自护自救。教师可以先请两位同学在全班进行演示,以便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自护自救方法,再两人一组进行演练。

三.讨论:小学生要不要见义勇为?

1.分小组辩论,各小组救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教师将各虚字大理由加以归纳。

2.让学生通过辩论得出正确的观点,即当前在小学生中不提倡见义勇为,小学生首要的是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

四.自护自救小锦囊。

让同学们按照教材的要求填写自护自救小锦囊并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

第二单元我尝试自主学习。

五.我有一把“金钥匙”

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的宝贵,在学习中珍惜时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思路:本节课将重点锁定在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通过游戏“宝贵的一分钟”,让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重要。

通过丹丹与曾兵的对话,明白曾兵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有一把“金钥匙”,那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讲求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照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查自纠,以改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最后通过两则名人故事,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每个人的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金钥匙”,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名人有关学习习惯的故事。

2.教师准备闹钟、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一分钟能做什么?

1.在不提任何要求的情况下,随便让学生抄课文,一分钟后,让学生数数抄了多少个字?

2.老师拿出闹钟,让学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3.要求学生开展习字比赛,看看谁在一分钟内抄得又快又好。一分钟后让学生再数数自己抄了多少个字。

4.对比两次的结果,分析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果?

5.让学生说说一分钟的重要性。

二.故事:烧茶的学问。

1.教师讲感受:烧茶的学问。

2.提问:哪个人完成的情况好?为什么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得结果会不同?

3.讨论:合理安排时间有什么好处?

三.交流学习经验。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谈谈自己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加以概括。

2.班内进行交流,由小组长将大家的经验在全班汇报,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四.我的一周课余安排。

设计自己一周的课余设计安排表,与同学们学会交流。说明自己这样安排的理由,并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

五.学习习惯自查自纠。

结合课文提供的“自主学习表现”自查表,看看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说说自己还应该怎样改进。

六.故事会。

将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学习习惯的故事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参加故事会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六、说声“我能行”

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2.能够在老师、家人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学习困难的好办法,体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愉悦。

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如何看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并战胜困难和挫折是本课的切入点。首先从丹丹考试成绩不理想折一同学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将同学们想象的丹丹各种不愉快的心情与丹丹自己自信的表态形成强烈的反差,告诉同学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一定要保持一种好心情,同时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找到解决的方法,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在心中树立“我能行”的意识。

活动准备: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活动过程:一.游戏:好心情列车。

1.小组交流,当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自己的心情时怎样的?

2.将座位排成列车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不愉快时,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愉快起来。说得好的同学可以登上“好心情列车”。

3.老师让每一位坐上列车的同学再说说自己的好方法,并作以总结。

二.“我能行”主题班会。

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己是怎样战胜它并取得成功的。

七、 我的兴趣爱好。

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学习兴趣所在。

2.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设计思路:学生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课内学习,一块是课外学习。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学习,都牵扯一个学习兴趣和爱好的问题。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单元目标 1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感受社区公用设施及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爱护社区公用设施,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尊重并感激为社区服务的人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项娱乐及公益活动。2 行为与习惯 养成爱护社区环境 不随地乱扔垃圾 自觉保护社区公用...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教学计划。四 教学进度。第一单元话说社区。1 社区 我的大 家 教学准备 1 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 2 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 或录像带。3 有关国外社区的 或资料。4 请学生搜集有关农村或国外社区的 和资料。5了解爸爸妈妈小时侯的事。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教学计划。四 教学进度。第一单元话说社区。1 社区 我的大 家 教学准备 1 社区各种机构和设施的相关 2 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 或录像带。3 有关国外社区的 或资料。4 请学生搜集有关农村或国外社区的 和资料。5了解爸爸妈妈小时侯的事。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