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3课《跷跷板》创新教案

发布 2020-11-27 00:14:28 阅读 1458

《跷跷板》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3、愿意与人合作交流。4、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2、了解中的平衡现象。【教学重点】

1、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原理。

2、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对杠杆尺平衡作出假设性解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都看过芭蕾舞表演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吗?

2、教师谈话:多么好看的舞蹈啊,你能像芭蕾舞演员那样为我们大家表演吗?

3、学生活动:在座位周围模仿动作。4、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生1:脚尖站不稳。生2:东倒西歪的。生3:胳膊伸开比较好……

教师谈话:确实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你玩过类似的游戏吗?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接触到的典型保持身体平衡的实例,并去模仿,通过情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引。

发学生的**的欲望,为学生后面对跷跷板平衡规律的**提供感性的认识。】

二、**活动。(一)发现平衡现象。

1、大家想一想,你是怎么玩跷跷板的?2、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思考。)

4、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可能会这样说:生1:

有的跷跷板两边是平衡的。生2:跷跷板有的一头高、一头低。

生3:小孩能把大人给跷起来?生4:

小孩怎么就能把大人跷起来?生5:怎么样跷跷就平衡了……

5、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现象,提出这么多心中的疑问,原来跷跷板中还有这么多科学,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呢?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源于疑”,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以问题开始,从学生熟知的玩跷跷板活动中感到困惑,提出疑问:“怎样跷跷板就平衡了”,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探索平衡的方法。

6、到底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请大家根据自己玩跷跷板时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先猜一猜。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大胆猜测一下,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8、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有如下想法:

生1:两端一样长时。生2:

两端放的东西一样重时。生3:重的一端短一点,轻的一端长一点时。

生4:支撑点放在中间时……

设计意图: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学生头脑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经常玩跷跷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科学学习时,可以根据这些积累对于“怎样能使跷跷板平衡”这个问题,进行大胆地猜想和**,激发了学生**、实践、验证的欲望。】

教师谈话:同学们积极动脑,作出了这么种**,那么这些假设对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做实验)

9、对呀!实践出真知,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提出的猜想,选择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怎样来实验呢?制定出自己的**方案。

10、学生分小组活动,制定方案。

11、组织学生交流组的实验方案,教师作出指导性评价,交流后各小组修改完善方案,并要作好记录。(出示记录方案表)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已能独立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给学生以空间和信任,他们自主完成**方案,明确实验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思维。】

12、进行**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各组活动,巡视指导。(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3、组织展示交流“成果交流会”你到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发现?14、学生交流发现,边讲解边演示,同组同学随时补充,同时向大家展示本小组的记录表。

15、引导学生归结平衡的规律:杠杆尺两端一样长,所挂东西一样重时,支点在中间就平衡,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对不等臂平衡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在科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活动,让学生自主活动亲历**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

三)寻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16、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平衡现象到处可见(出示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资料)。

17、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联系日常生活中寻找平衡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科学**的兴趣,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社会意识。】

三、自由活动。

1、教师谈话:通过刚才我们亲自**知道了跷跷板中的平衡的现象,现在。

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组装“蜡烛跷跷板”并点燃,仔细观察,随着蜡烛的燃烧,跷跷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说说其中的规律。

2、学生自主发挥设计实验,指导学生用火安全。3、组织交流。

4、活动评价:本节课你觉得表现如何呢?你有哪些发现?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并展示评价结果。

设计意图: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组织学生从制作的作品和突出表现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极大的鼓舞学生的士气,激发继续**的兴趣。】

四、拓展活动。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有关平衡的规律方面的知识,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制作一件平衡小玩具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从中感受到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课后反思】一、坚持以人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采取个性化的教学,为学生营造创造的环境使他们积极踊跃、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自己根据玩跷跷时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然后,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最后找出规律,**结果精彩纷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亲身经历**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利用所提供有结构的、开放性的实验材料,自主设计活动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三、科学教学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的问题,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励学生充满激情进行**活动。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跷跷板》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跷跷板。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本案例中,学生们从游戏中,不仅对平衡获得了深刻的体验,而且从中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这些绝不是靠老师和学生坐在课堂上讨论就可以做到的。通过探索自身生活上或所处社会上的问题,借此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及处理...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跷跷板》教学设计及反思

跷跷板 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想 青岛版 科学 教材以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主要线索来构建单元,将科学 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这一特点。教学中,我们在落实教材这一思想的同时积极深化这一思想,形成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的教学思路。科学与生活的结合,赋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跷跷板》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跷跷板 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师 教学资料 玩跷跷板 师 看过这段 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吗?师 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跷跷板平衡的秘密。板书 生 体重重的把轻的压起来了。生 只要使大一点的力气就能把对方压起来。生 在什么情况下跷跷板才能平衡呢?为什么儿子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