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第二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发布 2020-11-20 05:39:28 阅读 2604

营养配餐。

第2课时。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能力目标:

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通过合作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康意识。1.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顿午饭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量,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你们每天需要摄入哪些食品,摄入量是多少吗?

学生众:想。

点评:开门见山,学生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对此内容建立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无须过多的言语,直接引入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2)2.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小明只选牛奶,他一天大约需要喝几袋牛奶?

学生1:小明一天的牛奶摄入量是420克,一袋牛奶约200克,所以他一天需要喝420÷200=2.2≈2袋牛奶。

教师:很好,如果只选鸡蛋呢?学生2:150÷500×8=2.4≈2个学生3:8÷(500÷150)=2.4≈2个。

点评: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补充,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三种方法,即开阔了学生思路,又锻炼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太聪明了,再考验你们一下,如果小明一天只喝了一袋牛奶,他还需要吃几个鸡蛋,才能满足第一类食品的摄入量?

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思考,让更多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同时教师给个别学生点拨指导)学生5:他还需要吃1个鸡蛋。教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

学生5:我先算出他还需要摄入多少克的牛奶,鸡蛋的摄入量是牛奶摄入量的150/420即5/14,因此把还需要的牛奶摄入量转化为还需要的鸡蛋摄入量,再通过1克鸡蛋是8/500即3/155个,进而得出还需要吃大约1个鸡蛋。

教师:太棒了,思路非常清晰,下面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如果有,请写下来。(学生动手练习并相互交流,教师总结)

点评:通过上题的多种思路的展示,让学生在倾听别人想法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数学经验,开阔了思路,再次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⒊巩固练习:

书第31页,想一想。⑵第31页,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设计,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发现有小组出现困难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可参与其小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热情很高,提出了很多好的设计。⒋总结:

教师:本节课的学习已结束,请大家畅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吧!学生6:

我知道了我们每天所需的各类食品及其摄入量。学生7:我可以不用妈妈操心,自己安排即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了。

学生8:这节课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设计,使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通过合作也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

学生9:我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教师:非常棒,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少,今天我们对营养膳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隐含了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只要你们留心观察、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刻刻要用数学,希望大家能更加努力地学数学、用数学,好吗?

学生众:好。⒌作业:

设计一天的配餐表,并计算它的营养含量。【资料袋】

数学能以现在这种简明而美妙的形式出现在你的面前,首先应当感谢数字记号和符号体系的出现。早在公元6世纪,由印度所首创的以及尔后的0等数字记号就为数字的书写带来了方便。现在的等一系列符号,则是在数学家们又经过了长达一千年的探索后才逐渐出现的。

2024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在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和“-”作为加号和减号。但他的这个创造经过了100年才得到人们的认可。

英国著名数学家奥屈特于2024年提出用“×”表示相乘,用“:”表示除或比。当时也有人主张用除线“—”表示相除。2024年瑞士的拉痕把两种除号合二为一,得到了你所熟悉的“÷”

2024年英国数学家锐考尔德开始用“=”作为等号。他曾说,他所知道的最相象的东西是两条平行线,所以这两条线应当用来表示相等。【总评】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本节也不例外,力求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始自终在课堂上“有活干”,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在多角度多方法的解决问题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发展。

例如:第一课时第一环节用学生每天都要吃的三餐引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环节教师的作用在于搭桥,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地引导,问题的解决则主要靠学生的活动完成,在观察、思考、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思想,亲身经历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教师及时、简单、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产生了莫大的鼓励;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使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研究者,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够勇于探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思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和启发中得到激发,从而使这节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上的体验和知识的补充,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实现了教师角色的真正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升华,创新意识与合作。

精神得以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从心眼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六年级数学《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1 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2 通过营养配餐的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 重点难点。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的意识。三 教学准备。多 四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

江西广昌县旴江镇明德希望小学姜祖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教师 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思维从问题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轻松的开场白,营造了宽松 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创设学生熟悉的 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也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光影变幻第二课时

天宝一中六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第二课时。梁丽娟。课题。六年级上册第2课光影变幻。利用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知识与暗 层次感的绘画方法,描技能绘一组物体在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感受明暗的。过程与目方法深浅 强弱 浓淡,增进对教标形体美的审美体验。感受明暗的深浅 强。学。情感态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