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黔之驴教案语文版

发布 2020-11-15 00:09:28 阅读 2069

21.黔之驴。

柳宗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认识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难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多**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驴,在人们眼中,仿佛只知整天拉车、拉磨,是一种驯良的动物。殊不知它也曾让百兽之王老虎心惊胆寒而远远逃遁。只不过因为它没有把握这大好机会,一步步丧失了自己的优势,终成为老虎的盘中餐、腹中食。

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柳宗元的寓言故事《黔之驴》。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二)整体性点拨1感知全文。(1

2)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全文意思。

3)学生质疑(学生对书未下注的部分生字难句可提出疑问)。(4)师生共同解疑,教师提示应着重掌握的文言现象。实词出近:

接近,靠近。胜:能承受。

技:技艺。词类活用蹄:

用蹄子踢。(名词作动词)

句式以(之)为神:把它当作神。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人:连词,相当于“而”。至则无可用:到了却以为神:把(它)作为蔽林间窥之:躲避偷看稍出近之:靠近。

莫相知: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害怕远遁:逃跑。

以为且噬己也:将咬。

然往来视之:但是益习其声:渐渐终不敢搏:始终益狎:更。

驴不胜怒: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技止此耳:只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

5)朗读全文。

要求:朗读时体会词句含义,并想象具体的故事情节。(6)即兴表演《黔之驴》。

具体安排:请两位学生分别饰演驴和虎,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7)请学生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指导。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表演进行指导、评说。①表演时,动作、神态、语言结合课文。

动作:见、窥、近、遁、视、近、荡倚冲冒、跳踉、大阚、断、尽虎神态:慭慭然、大骇、甚恐、喜语言:技止此耳驴动作:一鸣、蹄之神态:不胜怒。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驴一鸣,虎大骇,远遁”,“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而激怒驴,写虎再三试探,处处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最后的“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句式短促,节奏鲜明,写出虎干脆利落、志得意满的情态。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驴形体大,是个“庞然大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所以非常害怕驴;又因为虎通过多次观察,知道驴的本领只不过“鸣”和“蹄”,“技止此耳!”没有什么别的能耐,才吃掉它。

这些语句生动逼真地描绘了虎对驴的认识的全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使其波澜起伏,引人人胜。

驴与虎的关系变化,即虎是如何一步步进逼,驴是如何一点点丧失自己的优势的。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③虎与驴的形象分析。

虎: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勇于出击,战胜对手。驴:没有自知之明,外强中干,虚张声势。

8)再邀请两位学生表演,注意刚才“导演”所提的要求在表演中有无体现。(9)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体会文中是怎样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刻画虎和驴的形象的。(说明:

安排的3次朗读旨在使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所设计的表演及导演评说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和整体形象的把握,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2深入体会。

1)请学生为故事续尾。

要求: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说几句议论的话,谈谈自己的感想,揭示故事的寓意。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从虎的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从驴的角度——讽刺那些毫无自知之明而自招祸患的人。

从虎与驴的关系角度——要坚持,不放弃;要知己知彼,不要虚荣和卖弄,要正确估。

计对手等。2)将原文结尾内容及译文材料发给学生阅读。原文: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译文:

哎!外形庞大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取;像今天这样,可悲啊!

教师指导:肯定学生的评述。请学生将自己的评述与原文对照,注意异同。

3)品味寓意,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遇到的“驴”和“虎”。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

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3联系本文的学习,加深对以下内容的理解记忆。

1)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2)关于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他的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的传统,多用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或表达政见。

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讽刺艺术。(解说:

小结本课所学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再次联系所学课文,对“寓言”与“哲理”有进一步认识,也为下面迁移作好准备。)(三)布置作业。

1总结积累出自本文的成语(可翻阅工具书,了解含义)。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

2阅读柳宗元《三戒》中的《永某氏之鼠》(见《教师用书》)。要求:(1)概括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2)比较《永某氏之鼠》与《黔之驴》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参***:

1)为非作歹者终将受到惩罚;姑息养奸必将招致祸患;要做嫉恶如仇、锄暴惩恶的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阐发)(2)相同点:

通过简短的故事表现深刻的寓意。②善于运用动物形象,起到讽刺的效果。

都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表达作者的观点,揭示寓意。

板书设计。吃戏。

谨慎小心的虎识外强中干的驴惧教学反思。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黔之驴》教学设计语文版

2019 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 黔之驴 教学设计语文。版。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 1 理解本文的内容即老虎惧驴 识驴 戏弄驴 吃掉驴的过程和本文启示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 克服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从而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的寓意。2 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如 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教案新人教版

伟大的悲剧 教案。2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 中展开学生与文本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 透过这个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 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细节。教学难点 感受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教案新人教版

伟大的悲剧 教案。2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 中展开学生与文本 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 透过这个悲剧,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 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的细节。教学难点 感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