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边塞诗。
2.学会本诗两个生字。
3.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人物的爱国情怀和人物所体现出的英雄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二)导入课文。
师: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今天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来看看硝烟弥漫的古战场。
学生:看影视。
师: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
生2: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师: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师:从军行是古代乐府诗集的一个题目,一般是用来描写古代军旅生活的,同学们来齐读课题。
生:从军行。
师: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王昌龄。
师:(板书作者)通过收集质料你们对作者了解多少?
学生: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师: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也在边塞生活过好几年,他与战士们情同兄弟,所以他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看来收集质料对我们学习课文了解类容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诗,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先把诗读通顺。(注意文中的两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生:自由读2分钟。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
学生1:读诗。
师:普通话很标准。
学生2:读诗。
师:读得很投入,文中的多音字也读得很准。
四)再读诗歌:画节奏,读韵味。
师:来,同学们再来读读诗,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请5-6个同学读)
学生:齐读2分钟。
师:好,请这位同学来读读。
生1:读诗。
师:你读得很投入。这位同学来读读看。
生2:读诗。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节奏,还有谁想读的?
生3:读诗。
师:多有古人吟诗的味道啊。
五)三读诗歌:解诗意,悟诗情。
师: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通过我们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小组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
生:读诗并交流。(3分钟)
师:你来说说。
学生1: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师:理解很到位。
师:这位同学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说的第二句有点不对,不是城池望着玉门关,而是人望着玉门关。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发现问题,很好。
师:同学们能结合注释了解诗意,这也是应该学习的好方法啊。
师:同学们请看诗的前两行,作者写到了哪几个地方?
生1:作者写到了青海湖,玉门关。
师:还有没有?
生2:还有雪山。
师:你们了解这几个地方吗?
师:出示**讲解。这就是边塞地区,看了后你们想到了边塞是怎么样的?(板书:边塞)
生1:我想到了别人要来侵略我们。
生2:我想到了茫茫戈壁。
生3:我想到了危险。
生4:我想到了守卫边塞的军人。
师:好,同学们来读一读前两句,把这里的条件艰苦,人们生活环境恶劣的词圈出来。(板书:边塞:荒凉艰苦)
学生1:我圈出了“长云”这表示天气恶劣。
学生2:我圈出了“暗”,这个字体现了当时的雪山都被遮住了。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得真好。
生3:我圈出了“孤城”,他们在这肯定没有吃的。(学生记住“孤”字)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假如是你处在那样的环境中会怎么想呢?
生:会想家。
师:好,你来读读这种情感。
生:读。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师:虽然生活艰苦,思乡心切,但当战斗的号角吹响,他们会忘记一切地冲向敌人。全班男同学齐读后两句。
男生:齐读。
师:从第三句诗里你读到了什么?
生1:我读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
生2:我读到了读到了这场战争的惨烈。
师:好,你读一读吧。
生:读诗。生3:我觉得他们打了很多仗。
师:读一读。
生3:读诗。
师:好几个同学都说到了打了很多仗,你还能从诗中哪个词看出这一点?
生:百战。师:好,一起来读一读。(单读,男女读,全读)(板书:战争:持久惨烈)
师: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令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可是这些战士们却发出了壮烈的誓言。齐读诗的最后一句。
生:齐读。师:“不还”是什么意思?
生:不回家。
师:他们为什么不还呢?
生:因为他们要保卫国家。
师:是啊 ,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呢。
师:你来读(请3-4个同学读)
生:读。师:你真正走进了将士们的内心。将士们就是这样豪迈。
师:一起来读。(板书:战士:誓死灭敌)
生:齐读。师:这不仅是一份庄严地誓言,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啊。正是有了这千里黄沙下的累累忠骨,才有了人们幸福安定的生活。
五)四读诗歌:背诵默写。
师:同学们一起来齐读。
生:齐读全诗。(配乐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
六)板书。边塞:荒凉艰苦。
战争:持久惨烈。
将士:誓死灭敌。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从军行
从军行。教学目标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2 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
语文九年级《从军行》教学设计
语文九年级 从军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边塞诗歌的特点。2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3 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 特色。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2 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
年三年级语文下册《张衡》教案语文S版
2019 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张衡 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的教材分析。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步骤 内容方法。一 谈话导入。出1.由人物张衡谈起 大家了解张衡吗?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从小爱科学,后来有许多重大发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张衡的故事。板书课题2.二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