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0-09 07:34:28 阅读 8451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会写“姓”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课文。

3、能运用“加一加、借助偏旁法、组词法”三种识记姓氏汉字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激发学生主动识记姓氏汉字及对姓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姓、氏、李、张、吴”五个字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思;正确美观地书写“姓”字;渗透汉字文化。

教学难点】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识记姓氏汉字,介绍自己的姓氏。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词卡。

2、信息技术资源:ppt、**、音频、微课、**链接。

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乐趣1.**《百家姓》儿歌。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咱们一起去听听吧!师:刚刚这首儿歌中藏着许多姓氏,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姓氏有关的课文——大家齐读课题《姓氏歌》。

设计意图:通过**《百家姓》儿歌**,能够让学生对姓氏文化产生兴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姓”、氏(1)读准音(强调“姓”的后鼻音,“氏”的翘舌音)。

(2)交流识记方法。(“姓”加一加,“氏”数笔画法或减一减)(3)师:其实姓氏里面还藏着学问了,咱们一起去听听吧!

(**微**。)(4)现在,我们说姓氏其实就是“姓”的意思。那除了“姓氏”,你还能用“姓”字组别的词吗?

(百姓、姓名、贵姓、异性、单姓、复姓)。

5)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现在咱们一起来写写“姓”吧!师:(**“姓”字动态笔画)先来观察“姓”,怎么才能写得美?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观察清楚,这里“姓”字左右差不多大小,写起来要左右匀称。特别注意:女字旁的横倾斜而且不能出头。

师:伸出手,我们跟着电脑演示写两遍。生书空。

师:现在请你在语文书上把这个字描红,然后正确、美观地写一个。学生互评,师生共评(运用交互资源展评学生书写)。

师:谁能给这位同学评价一下?师再范写一遍。

师:根据刚才的建议和观察,请你们再写一个。写完后坐端正。【设计意图:养成书写好习惯。自主交流分享写字要领,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二、初读课文,生字正音1、整体读文,生字正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反复读几遍。

2)生字正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发现问题,正音。强调后鼻音“姓、张”,边音上声“李”,翘舌音“氏、张、赵、周”,平舌音“孙”。

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指名读,读准,读响亮。师:现在我们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读的准不准。谁能当小老师将第一行的生字带领大家读一遍?师:再请一名小老师带大家读第二行。

师:你们认为,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呢?请你带大家读一遍。2、生字复现,巩固发音。

1)出示全部带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练习读词语。

2)出示词语气球,学生读准气球上的词语(强调读准、读响)。(评价方法:知识、态度、方法)

3)回顾课文,**车读全文。【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

“低年段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在识字环节,正音是识记汉字的关键。以各种方法识记汉字,多元形式将生字复现是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与能力的关键。

】三、走进文本随文识字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读课文前四行。学生分角色朗读,与老师配合读。指导读好“什么”的轻声,问句语气。

师:刚刚你们读的真流利,现在你们能跟老师一起合作读第一小节吗?老师读左边,你们读右边。

师:你们发现了这些标红的都是什么符号吗?生:问号和句号。

师:对,这些句子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读问句时我们的声音要上扬,我们再试试吧!

师:同桌之间也试试吧!

师:哪对同桌能读给大家听听?师:读出了问答的语气,真好!(2)找出前四行中发现的姓氏。“李、张”。

师:在小儿歌的前四行中,为我们介绍了哪些姓氏呢?

师:那我们看,你能说说小儿歌是用什么方法介绍这两个字的呢?(3)引导识记“李”,木加子。

师:对,加一加。上面一个木,下面一个子,加在一起就念李。那你可以这样说:木子李。说一遍。还有谁学会了?你说一遍。什么李?

4)引导识记“张”字,弓加长,介绍弓字旁。

师:那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来继续说。左边一个弓字旁,右边一个长,加在一起就是张。什么张?(多清楚啊!)

5)总结方法:加一加。

师:课文用这种加一加的方法介绍了这两个姓,我们一起读一读。“木子李,弓长张”。

6)师:在第一小节中,用这种方法还介绍了这些姓呢!(引出“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字。什么胡?什么吴?这两个字都是用的加一加的方法介绍的。

7)师:何老师这还有两个姓氏,你认识吗?(徐、许)师:课文是怎样介绍它们的呀?你们读读。

师:那你们知道,这个双人徐中的双人是指什么?师:真聪明!那这言午许的言又是什么呀?

师:哎呀,看看!原来我们还能借助汉字当中的偏旁来介绍这个姓氏呢!多有意思啊!(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偏旁”介绍姓氏的方法。)

师:说说,什么徐?什么许?

师:诶!你看,这样一说,就清楚多了。

8)再读第一小节,提示这些姓氏的介绍方法。【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识字本身是枯燥的,然而怎样让枯燥的识字变得让孩子们愿学、乐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与能力,就要注重识字方式的多元化和趣味性。】

2、微课嵌入,习得方法。

1)师:看看,用这些方法介绍姓氏多巧妙呀!那咱们再来读读这首小儿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自己读读。(出示课后问答游戏内容。)【鼓励生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师:是的,与课文不一样,你还发现什么呢?他是怎么介绍这个“方”字的呢?(引导学生发现“借助组词”介绍姓氏的方法。)

师:是给“方”组了个词。对呀,看,我们原来还可以用给这个姓氏组词的方法来介绍呢!

师:那我说“方向的方”,你还能说什么“方”?(以“方”扩词:方块、方法、地方、大方。)

2)师:是,像你们这样这样介绍都可以啊!我们刚学习了好几种介绍自己姓氏的方法了,我们再去复习一下吧。(**微课“三种方法总结”)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原来我们在介绍姓氏的时候,有这么多方法了。多有趣啊!

现在,也请你用上这些方式将自己的姓氏介绍给大家吧!大家动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最清楚的介绍你的姓氏,同桌之间相互商量商量,然后学着小儿歌的样子也来一问一答的说说,好吗?(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拿出你的小卡片练练吧!

2)全班展示交流。老师先示范问学生。其他同学再一起问。(例:你姓什么?我姓黄。什么黄?草头黄,金黄的黄。)

设计意图:看、听、说多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尝试利用已学的三种形式识字方法介绍自己的形式。在活动中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4、走进第二小节。

1)读课文第二小节,注意停顿。(2)读第二小节**现的“姓氏”,将姓氏卡贴在黑板上。5、整合资源,渗透文化。

师:这些姓氏都被记录在一本书里,那就是《百家姓》。这本书,它可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本书里,一共记录了504个姓氏了。而且,在这些姓氏背后,还藏着许多有趣的小知识了,想听听吗?刚才你在读第二小节时,你发现了吗?

排在第一个的是什么姓呀?(赵)那咱们就一起去看看这是为什么吧!(**微**,演示动画)

设计意图:将课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师:这回你们知道了为什么赵姓排第一了吗?其实《百家姓》中还藏着许多的知识了,同学们课后可以去“百家姓大全”这个**上找找关于自己的姓的故事。

还可以去“幼儿国语课堂”中**关于姓氏的小故事哟!(现场生成资源平台展示)

四、积累语言,感情升华师:刚刚我们学习这么多有趣的姓氏,那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遍这首小儿歌。

师:你还可以拍着手打着节奏,看看你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咱们来试试吧!拍手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

识字2姓氏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 姓氏歌 认识 姓 氏 李 等12个生字 认识 弓 走 3个偏旁 会写 姓 什 等7个生字。2.通顺 流利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了解班里同学的姓氏,初步了解中国姓氏,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难点 1.识记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

钱 qi nq n 4.根据提示写姓氏。三横 草头 6.让同学们用上面学到的姓氏歌,来一次自我介绍。我姓李,木子李。我姓张,弓长张 7.全班齐读课文。指名读课文。弓长 木子 口天 干钩 四 学习生字。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有哪位同学能当小老师,来教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生字?请举手。...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姓氏歌》课后练习 重点知识

3月12日 姓氏歌 作业。一 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连线。wlzh ng 姓李张吴钱官 gu nqi nx ng 二 给下面的字加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万王。口土。三 照样子,写句子。例 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你姓 我姓 什么。四 按课文内容填空。在中填汉字,在 中填标点符号。李。李李 他他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