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说理能力。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但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
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
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是它能刻画、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平均数的实质是用一个数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一般水平)。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多**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夏天就要到了,在炎热的夏季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师:
小明也喜欢游泳,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小明独自一人来到池塘边,(出示情境图)看到池塘边有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小明是怎么想的?
生:我身高145厘米,比110厘米高多了,到水里游泳一定不会有危险。
师:他想的对吗?
师:平均水深110厘米是什么意思呢?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正确的认识。
二、自主**,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我们学校成立了很多兴趣小组。(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上半幅情境图)(看,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周末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矿泉水瓶。)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下半幅矿泉水瓶图)(指名说信息)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解决问题。
预设: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先合并在平分。)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先合并再平分要让学生弄清1: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除法表示什么,3:最后得数表示什么。移多补少,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用总数除以份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13就是14,12,11,15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谁收集的数量呢?生:都不是。
师:每人实际收集的数量与平均数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
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师:“13个”是4人收集的个数“匀”出来的,平均数13代表的是。
这4人收集个数的整体水平或者平均水平(板书:用平均数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师小结:平均数13是我们经过处理之后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可能是移多补少,也可能是用总数除以份数,在这道题里,平均数13并不是每人实际收集水瓶的数量。它代表了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老师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丽江今年3月份平均每天是15摄氏度。·王老师家2023年平均每月用电85千瓦时。
·西部最缺水的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只有3千克。师:你能理解这些平均数吗?
老师考考你。
1)中国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04厘米,所以这12名队员的身高都是204厘米。
生读题,判断并说出理由。再出示统计表。通过对比说明每个队员的实际身高与平均身高有怎样的关系。
师:204厘米是经过处理之后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可能是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能是用计算的方法。204厘米并不是每个队员的实际身高,它代表了中国男子篮球队身高的总体水平。
(2)出示开头的情景图。
师:刚才那个池塘同学们还记得吗?现在你是怎么想的?
师: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出示池塘下情境图。
师:如果此刻站在池塘边的是你,你会怎么想?2,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1)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的成绩。
师:通过刚才帮环保小组解决问题,我们对平均数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来看看体育小组在干什么?(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男生比例2少一个人。)
生:踢毽子。
师:体育小组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正在进行踢毽子比赛,成绩已经出来了,谁也不服气谁,都认为自己队成绩好,看来体育小组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裁判帮他们解决,你能做到吗?
生:能。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裁定呢?
预设学生会用两种方法,1比总数,2比平均数。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到底哪个队成绩好。(板演)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女生队赢。)
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师:用那种方法更好?
人数相同时,比总数比较好,因为平均分的份数相同,谁的总数越大,谁的平均数就越高。
2)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的成绩。
师:男生队输了,男生不服气,又加入一个厉害的,你认为他能拯救男生队吗?请各位裁判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给出最终的裁定。板演。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男生队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师:为什么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比较两个队的输赢呢?引导学生用平均数的意义说明,求男生队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男生队踢毽个数这组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5份,每个人都踢了18个,平均数18可以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19呢?
生:相当于把女生队踢毽个数这组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4份,每个人都踢了19个,平均数19可以代表女生队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所以,总数解决不了的问题谁帮我们解决了?生:平均数。
师:这时你想对平均数说点什么呢?平均数啊平均数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看来正确的理解平均数有助于科学的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现在我们就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知识应用。1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110个。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2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杨欣宇。
王波6刘真尧9
马丽8唐小东14
本数8师:请同学们估一估,他们平均每人捐几本书?(你会估6本吗?会估14本吗?)
小结:平均数总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师:下面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认真看了。火眼金睛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小刚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a.(16+24+35+21)÷4b.(16+24+35+21)÷12c.(16+24+35+21)÷365
师:通过做这道题,你总结了什么经验?
诗歌朗诵比赛中,评委老师给吴梦打出的分数如下表。
评陆王老。刘老。
马老。唐老。
李老。毛老。
委老。师师师师师师师评分。
1)在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中,最高是多少分,最低是多少分?
2)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你能按规则计算吴梦的平均得分吗?你知道吗?
在演讲比赛中每个评委都要为选手打分。计算选手的得分时,往往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是由于每个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每人给同一位选手打出的分数也就不同。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可以剔除一些极端数据,使最后的得分更加公平合理,更能代表选手的实际水平。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正确的理解平均数有助于科学的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那些有关平均数的知识?还有什么遗憾?
五、作业。课本92页做一做,1,2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五一路二小曹秀丽。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 难 点 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 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情景引入。对于篮球比赛,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先互相交流一下篮球比赛的规则,然后 比赛。师 下面请小教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想及教材分析
平均数教学设想及教材分析。在苏教版教材中,新教材在这一学段的第一册中都安排了 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知识内容。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 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 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
西师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优质课教案
第八单元平均数。第一课时平均数。课题名称平均数科目数学课型新授。一 教材内容分析。平均数 是属于 统计与概率 领域中的一部分内容,它与我们在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 平均分 的意识,对平均数的学习有帮助。三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 经历求平均数的方法在 过程,理解平均数地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