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平均数教案

发布 2020-05-31 17:33:28 阅读 7160

1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1.在问题解决中,初步感受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体会它的“代表性”和“敏感性”,了解它的实际应用。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渗透统计的思想。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一、感知“平均数”,激活儿童已有经验1.开门见山提问:“你们听说过平均数吗?”2.考试成绩中的“平均分”是怎么来的。

设计意图:借助真实的情境,对接儿童自身已有的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的。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意义,感受平均数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二、走进“平均数”,丰富儿童对“平均数”的理解1.活动一:估一估4个数的平均数。2.活动二:评委打分。

设计意图:估一估的活动,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展示出估的结果,让儿童更直观的认识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评委的生动例子帮助儿童认识平均数的敏感性——易受极端数学的影响而变化。通过这两个活动,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特点的感悟,使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更加全面、立体、丰富。

】三、解决真问题,感悟平均数的统计意义1.在真实情境中,感悟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师:有这样一件事情,需要你们帮助有关部门领导做决策。”

某市原执行的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的标准是“1.1米”,现在儿童身高早已超标,需要修改原标准。你有什么建议?假如请你来修订,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平均数统计意义的理解要基于真实的、现实的情境。选取“修改1.1米免票标准”这一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易于激发儿童自主**愿望。】

2.在对话质疑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凭感觉→网上收集数据→统计全部数据到抽样收集数据。

设计意图:借助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引发儿童认知冲突,激励儿童的大胆质疑。引导儿童经历数据分析、运用平均数解释生活现象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感受平均数的价值与统计意义。

在不断对话、质疑、思考中,培育儿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在特殊情况中,体会“随机性”

设计意图:感受平均数的本质意义是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即大多数数据会在平均数上下浮动,但是也存在特殊数据。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2

四、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预设1:我会算平均数,还知道生活中会用到平均数。

预设2:平均数的“家”是有范围的,它长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预设3:

平均数会变化,来了一个新数,它就会被拉高或拉低。预设4:平均数真厉害,还能解决修订免票标准这样的难题。

预设5:我懂得了收集数据很重要,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作决定,有了数据才能定得更准确。

师:你们对平均数的感觉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了。而且,你们还体会到数后面承载着信息,懂得了凡事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数据做判断、做决策的道理。

今天我们初步走进平均数,以后还会不断用到平均数,你们会更深刻地理解平均数。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平均数》教学片段及赏析

学习必备欢迎 片段及赏析。片段一 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平均数,学会求平均数。师 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这不,四年级几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投篮比赛,想去看吗?课件出示四年级同学在投篮比赛的画面。师 四 1 班只来了1位同学,投中了5个。师 如果你是裁判员的话,想用哪个数字来代表他们的水平?生 5 师...

四年级奥数 平均数教案

第四讲。平均数问题。教学目标 能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 能运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难点 用平均分的变化简便计算某科成绩。教学过程 一 知识点总结 平均数载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求平均分 平均体重 平均身高 平均 平均气温等。平均数 总数量 总份数。总数量 平均数 ...

四年级平均数

1 夕阳红敬老院有6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5岁 82岁 94岁 85岁 77岁 91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2 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 5厘米 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3 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