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说课稿。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6章第1节“反比例函数”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第二部分着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部分内容分2课时完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第1课时。
类比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研究反比例函数,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式展开。对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我们重点研究k>0的情形。对k>0,先研究k=6,k=12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然后归纳得到k>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再类比k>0的情形,研究k<0的情形,进而得出它的图象特征和性质。在得到k>0和k<0时函数性质的基础上,总结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k≠0)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中蕴藏着数形结合、对应、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数”与“形”的统一体,由“解析式”到“作图”再到“性质”,都充分体现了由“数”到“形”,再由“形”到“数”的转化过程。再次,将函数中变量x、y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图象的形状、变化趋势,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直观地予以呈现,可以充分体现了变化与对应的函数思想。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三种表达式(列表、图象、解析式)的进一步理解,更加理解函数是重要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模式”为高中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对函数图象的“直”与“曲”有清晰的了解,对从哪些方面去**函数的性质也清楚,这对于反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的学习,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初三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已经适应合作**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可以放手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但是反比例函数知识本身与以前学习过的函数有所不同。
图象由“一支”到“两支”,由“连续”到“间断”,由与坐标轴“相交”到“渐近”,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障碍。主要体现在:
1)列表时确定x的取值缺乏代表性及忽略x≠0的现象。
2)连线时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容易使学生产生知识上的负迁移,把双曲线划成折线。
3)对双曲线与x轴、y轴“越来越靠近”但不相交的趋势不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1、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2、经历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与比较,培养从图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能力,进一步体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体现:
1、正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正确从函数解析式、图象形状、位置、函数增减性等,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信息得出其它信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地进行描点,画出图象,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五、教法学法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儿童的认知结构(图式)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结合学校的“三探式”教学模式,设计问题链,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2.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二次函数的图象是。
3.画函数图象一般步骤是。
4. 长方形的长为6,面积y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
5.你会画出上题的函数图象吗?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让学生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进行复习,引出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环节:合作**,形成新知。
问题1:(认识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
以画出反比例函数和y=的图象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
设计意图】图象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通过经历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问题2:(由图象推性质)请观察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有哪些特征?(教材p5思考题:图象的形状、图象的位置、图象的变化趋势(增减性))。函数图象经过原点吗?为什么?
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 k〉0)的图象是_两条曲线___图象分别位于第__第。
一、三_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__减小___
由于x≠0,k≠0即y≠0,所以函数图象不经过原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感受“形”的特征,感受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变化与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形成初步的印象。
问题3:(丰富图象与性质)是不是所有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都是这样的呢?
猜想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形状、所在的象限,及其增减性。如何验证?
(方法一:画图验证;方法二:结合解析式,利用图象的对称性)
设计意图】在总结说出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特征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对图象的观察、感知、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经历通过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图形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
问题4:(初步归纳k的决定作用)反比例函数与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有什么不同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师生活动:教师启发学生对比、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反比例系数“”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这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新知的目的。
问题5:当取不同的值,上述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反比例函数?
教师演示课件,观察所得到的不同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变化中的规律性”。然后,从解析式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猜想,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加强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特征”和函数“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图象的观察与思考,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问题6: (得出结论)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和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第三环节:夯实基础,巩固提高。
一)适应性练习:教材p6练习。
二)提高性练习:
例1.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的取值范围。
1)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
一、三象限, 则k___
2)若在每一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 则k___
例2. 1)若点m(9,;上,则的大小关系是___
2)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点,则的大小关系___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当堂检测,挑战自我。
1.函数的图象在第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
2.函数的图象在第___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___
3.函数,当x>0时,图象在第___象限,y随x 的增大而。
4.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图象位于第___象限。
5.已知反比例函数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字母k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
二、四象限;(2)在某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是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完成习题时能紧扣性质进行分析,达到理解并掌握性质的目的。
第四环节:反思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困惑?写出本节知识框架。
问题预设: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怎样得到的?画图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时,我们研究了哪几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它们能代表所有反比例函数吗?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强调在每一个象限内的性质?结合图形,你是如何理解的?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使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同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p8,9习题26.1:第3和第8题。
选做题:1.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点,求函数值的大小关系。
2.已知反比例函数。
1)若点a(1,2)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求k的值;
2)若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每一支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求k的取值范围;
3)若k=13,试判断点b(3,4),c(2,5)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七、板书设计: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九日。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第一课时 案例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第一课时 案例。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1 会用指点的方法画反比例函数图象。2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 过程和方法 1 经历反比例函数主要任务的发现过程。2 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注意多和同伴交流看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 木城初中李淑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木城初中李淑珍。一 教学背景分析。一 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人教版实验稿课程标准 数与代数 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来确定...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17.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7.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 第一课时 课题名称科目教学时间。数学。17.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年级。八年级。授课人。一课时 40分钟 学生在第14章已经学习了如何用描点法画一次 正比例 函数的图象,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