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8-09 05:08:28 阅读 9545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的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能力目标:学生在互动、**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培养观察、思考、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怎样判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判断方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首先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次看这两个量的比值(也就是商)是不是一定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⑴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面积⑵全班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⑶圆的周长和直径。

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身高。二、探索新知。

一)、借助**,感受相关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上方的**图,观察**,并把**填写完整。

1)引导:同学们请看这两个**,表1是面积为24cm2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你能把**填写完整吗?试一试。

2)学生填写**。(3)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2、观察填写完整后的数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表1和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二)、明确反比例的意义。

1、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时间如下图(课件出示教材46页相关**)。(1)、请同学们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2)、指名汇报发现。

2、归纳反比例的概念。

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3、怎样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关系,首先要看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其次看这两个量的积是不是一定的,积一定,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

4、质疑:在第一个问题中,表1和表2中相邻两边的边长(长和宽)成反比例吗?

5、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量成反比例关系?三、练一练(一)填一填。

1、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主要看它们的()是否一定。

2、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和()是相关联的量。因为()

所以()和()是成反比例的量。(二)巩固拓展。

﹕x= y﹕15,x和y成什么比例关系?

1、小明从家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是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3、买书包的总钱数一定,书包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4、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关系吗?

三)选择题。

1、如果2:a=b:3,那么a和b()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2、一堆粮食,平均每次运的数量和次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如果三角形的底为12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课本47页练一练的第1题。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学习目标 1 结合丰富的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2 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3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重点 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课前准备 方格纸,24页图。教学方法 五步 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 定向诱导。1 复习什么是...

2024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比例导学案。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反比例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反比例 是在 正比例 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有了感性的知识经验,学生并不陌生,迁移 类比,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节课主要通过三个教学情境来学习反比例,通过学生的认知 分析 总结来学习数学。知识与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城关黄寨小学吴学仕。2017年5月5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6页 48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结合丰富的实例,通过观察 操作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反比例的意义。2 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数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