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3》教后记

发布 2020-07-28 11:16:28 阅读 5660

读后感是最常用的一种读书笔记,就是把读了书或文章后受到启发而产生的心得体会、收获、感想写下来。顾名思义,要先读后感。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一、精读文章,找到感点。

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那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二、结合感点,展开联想。

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一点都不会谈清楚。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三、开头要联系原文。

读后感的开头通常介绍所读的内容,因为它是感的生发点。但这种介绍应是概括而简略的,以留出大量篇幅来写感,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介绍原文、涉及读的内容方面,易犯如下通病:大量引述原文,把读的内容写得太长,复述太多,而写感的文字却很少,轻重倒置。其实,读后感应以感为主,引用原文仅是为感服务,只需三言两语,少而精。

总之,写读后感要认真读好原文,简括地引述你由此而产生感想的部分,确立感的中心,联系实际谈心得体会、收获感想,以及领悟到的道理、受到的启迪。文章应倡导好思想新风尚,批评不良倾向,还可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理想。

附班级优秀读后感作品:

马燕日记》这本书写的是一个真实,感人肺腑的故事。

马燕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偏僻村庄,由于五年的干旱,家里颗粒无收,没有了生活**,马燕不得不辍学回家。妈妈,不上学,我一辈子的眼泪流不干。透过马燕的这句话,我看到了一个失学女童强烈求学的欲望。

她虽得知,她将不能返回校园,家里没有能力支付她的学费,但却有着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她的人生有了大的转折:当社会大众得知马燕的事迹后,都深深被打动了,为她提供了无私的帮助,给了马燕一个重返校园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如果没有马燕坚定不移的信念,又怎可能会出现这般奇迹呢?

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城市里的孩子更是幸福无比:吃着营养食品,穿着高档童装,玩着电子游戏,整天沐浴在父母抚爱的长河中。可马燕的童年呢?

衣服破烂单薄,连想都不敢想什么高级食品,她只求能够学好知识,长大孝敬父母。

十三岁正是接受教育的时候,可马燕呢?每天辍学在家做苦力不说,还要照顾患病的妈妈,每当看到别人背着书包去上学时,马燕的内心是多么渴望呀!

上天夺走了马燕上学的机会,然而马燕却不向命运屈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永不放弃的梦想终于成真。马燕深知:只有靠自己来拯救自己。她用真切的词汇一页又一页地记述了她的真情实感。

看完书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平时,有些人总以条件差呀,困难多呀作为没有成功的理由。

但是,和马燕相比,这些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呀!一个人只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不会被客观条件所束缚,就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们是社会主义中国新一代的少年,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更要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良师益友。

我总是在埋怨,学习太忙,忙得没有时间玩耍;埋怨老天爷不公平,没有给我天才的脑袋;埋怨今天的晚饭不是山珍海味而当我捧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这本自传时,不由得由衷佩服起这位坚强的作者,她对于命运的不公,没有丝毫的埋怨,面对聋,哑,盲的生理缺陷,迎难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要是我能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都写下来,那有多好啊。他们费尽心思把我的缺陷转变成美好的特权,使我能够在缺陷的阴影中,安详地快乐前进。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海伦是以快乐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学校中,大家都很友善。海伦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关心爱护自己。同学常牵着她的手,在她的手心里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富勒小姐,为了能让她学会说话,从基本单词教起,一遍遍的发着同样的字母。她耐心地让海伦把手放在她的脸上,嘴唇上。去感受舌头和嘴唇的运动。

贝尔博士愿意让她去触摸一件件珍贵的展览品,圆了她想更真实的去接触书本上所说的古代文明的愿望。可以说面对着一切一切的帮助,关爱。海伦都用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都觉得那么的可爱。

而我们呢?

有时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闷闷不乐。常常觉得自己被别人冷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无助的人。在优秀的成绩面前,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沾沾自喜。

而哪天,考砸了,就想找个埋怨老天的不公平,为什么没有天才的脑袋。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多么可笑。

许多人都感到奇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的人怎么能领略瀑布的奇观,他们老是这样问我:你既看不见波涛汹涌,也听不见怒吼呼啸,它们对你有什么意义呢?海伦凯勒作为一个聋,哑,盲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

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我们,健康的心理才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我们只有凭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于困难的精神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让我们用真挚的心去记住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瞬间。用乐观的心面对生活的中的快乐与困难。真是感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带来的启示。

把我们的感激和关爱送给妈妈吧!

读 《秋天的怀念》有感。

当我带着一种无限敬仰的心情读完《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母亲那种对儿子嵌入骨髓的爱使我震撼了。让我心潮激荡、思绪万千。

一位病入膏肓的母亲忍着心中巨大的伤悲和身体的疼痛,推着双腿瘫痪的儿子欣赏着儿子最爱的菊花,想方设法让儿子开心,这是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念念不忘自己生病的儿子,嘴里还在不住地叨念着。这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母爱啊!

这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追忆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的内容。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再次感受到母爱的浩大和母爱的无与伦比!是的,天下哪一位母亲不是如此呢,世人皆知的痴儿舟舟之所以成为著名**指挥,这其中倾注了母亲的多少心血啊;多年前的唐山大**中一位母亲为救哺乳期的儿子,毅然咬断自己的静脉血管,使儿子吮吸自己的鲜血才保住了性命,自己却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母爱撼天动地、母爱惊世骇俗,它可以跨越时空、它可以超越生命。

然而可悲的是当今社会许多人对母爱视而不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的可悲和不幸啊!

再看看今天的我们吧!我们的母亲哪一时哪一事不在为我们操心呢?当我们接过母亲给我们递来的香喷喷的饭菜时,当我们穿上妈妈为我们买来的新衣服时,不知你有什么样的体会与感想;当我们坐上妈妈送我们上学的自行车并且目送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难道还不为此有所感动吗?

也许你会说这是很平常的事呀!不,决不是平常!这是爱,这是母爱!

如果你真的没有什么感受的话就请读一读《秋天的怀念》吧!相信你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和感受那就是珍惜母爱!

如果我们每个人不想经历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痛,那么我们每个为儿为女的人啊,就在现在把我们的每一份感激,每一份的关爱,每一份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功送给最关心最疼爱你的母亲吧!愿母爱感动我们一生,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一 深入解读 凭借文本,悟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像 半截蜡烛 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 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应该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 草原 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线索 草原美景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然后引导学生借助 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发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4作后指导 二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一 导入。同学们,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修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方面?1 写作对象 记一次实验。2 写清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并且要详略得当。3 可以把师生的言行 神态以及心理变化穿插在其中。二 学习修改。一 下面,我们就来修改自己的文章。1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