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三

发布 2020-07-17 22:00:28 阅读 9107

习作3 读后感。

教学目标】1.作前学生运用喜欢的读书方法,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课外读物(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完成“读书记录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习作内容。

2.读懂例文,感知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引-议-联-结”),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紧扣印象最深的部分为“感”的触发点,联系实际,叙议结合,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做到“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3.正确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并给作品取一个新颖的题目。

4.围绕训练重点“感由读来,情由心生”,运用自改、互改、师生同改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评改,层层完善作品。

重点难点】重点: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读物,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为“感”的触发点,联系实际,表达真实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做到“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难点: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落实“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结合课文,重温读书方法,开展分类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活动,丰富习作素材。

2.以自主交流对阅读书目的收获引出“读后感”这种体裁,并多角度识“感”。

3.通过例文剖析,步步深化学生对于写作方法的认知,并指导运用。

4. 通过自主修改,师生互改、生生互改,再自改的方式,逐步完善习作,落实“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专项读书活动(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

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完成“读书记录卡”。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一)以法导读,深化作前读书活动。

课前组织学生结合学校开展的“争做书香小博士”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读书,开展“读我最喜欢的书”专项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进一步深化读书活动。)

1.重温读书方法。

1)结合《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略读》、《读书要有选择》三篇课文及“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重温好的读书方法。

2)学生交流好的读书经验。

3)教师相机点拨:

读书时,边读边做批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根据需要,有选择地阅读……)

2.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明确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书籍阅读(包括必读书目《海伦·凯勒传》)

2)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

3)完成“读书记录卡”

3.学生自主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完成读书记录卡。

二)谈“感“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读书。

同学们,你最喜欢读哪类书?在这类书的领域中,你又读了哪些书?这些书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2.说感受。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你能用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来描述一下你读书的感受吗?

预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于丹说,读书能滋养自己,内化心智。可以说读书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快乐之事,每一次的读书,都是在进行美妙的心灵之旅,在这个旅程中,我们的情感常常会随着书中的情节起起伏伏,或喜,或怒,或哀,或乐……

4.如果把我们读书时的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领悟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板书:读后感 )

三)说“感”明法,深化认知。

1.重识读后感。

你对“读后感”这种体裁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2.从“读后感”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记写这种体裁的文章应该把重点放在“感”字上,那么“感”的源头在哪儿?“感”的切入点应该放在哪儿?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再展示交流。

教师归纳:怎样才能把自己由读书而引发的真实感受与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呢?结合我们读过的《海伦·凯勒传》这本书,一起走进张佳星同学的记写的《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这篇优秀的读后感。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四)解析例文,感知写法。

1.自主感知:学生自由读例文,边读边想,例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组织交流: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写读后感的知识?学生交流说。

读是基础,感由读而生)

3.研读例文,解析写法。

引导学生一遍遍的细细品读例文,步步解析写法)

1)“由面到点”,认识“读”与“感”的内容。

自由朗读例文,标画出哪些是作者从读物中所读出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由读所产生的感想?(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掌握学情)

交流展示:--作者是怎样描述《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的?(读)

点拨:这是作者从读物的“面”感知读的内容,即读物的主要内容。

--作者真实感受是什么?(感)

点拨:这是作者结合读物的“点”,联系实际,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

2)研读例文,理清“读与感”的关系。

--作者的“感”源自何处?(读)

—“感”的切入点是什么?(印象最深)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板书:感由读来,情由心生。

--你读了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想再次阅读这本书)

--你认为,读后感这种体裁应该重点放在“读”上还是“感”上?

学生合作**,教师引导归纳)

小结: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才能达到“情由心生”的效果。

先“读”而后“感”, 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虽然是对读物进行深入“读”,但在读后感中不可将过多的“读”到的内容都记写出来,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感”上。

--你也读了这本书,有怎样的想法?你印象最深的点在**?为什么?

3)紧扣例文,深悟“感”的写法。

学生逐段品读,作者是怎样展现对海伦·凯勒这个人物的认知的?

--交流展示: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海伦·凯勒的悲惨遭遇,即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凸显了一个“简”字。

点拨:这是作者在围绕感点(海伦·凯勒这个人物),引述材料(板书:引)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海伦·凯勒创造的肓聋人学会五种世界语言及获得的各类奖项作品的奇迹。

点拨:作者结合原文内容,边叙边议,引发感悟。(板书:议)

第三自然段:主要是作者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升华认知。

点拨:这是作者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板书:**)

总结写法并板书:引---议---联---总。

五)扣“感”构思,运用写法。

1.你最喜欢哪类书?

这类书中的哪本书是你的最爱?这本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学生结合《读书要有选择》一课对读物进行分类分组交流,教师巡视,针对学困生、学困组给予指导。)

2.展示交流时,教师重点指导。

1)重点指导由“感”的切入点,落实“感由读来”。

依托不同类型的读物,就“感”的切入点进行分类指导,展现独特的见解。

第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古今中外名著。

预设:我读《西游记》时,书中孙悟空这个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三借芭蕉扇”时,描写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的片断至今浮现于我的脑海,片断中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过望”“连忙”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等,形象地给我们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一个“智”字贯穿始终,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这是把“感”字的切入点放在了“精彩片断”)的感知上。

第二类:名人传记,如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

预设:我从《林肯传记》中林肯的人生经历,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他是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但是人生却不是一帆风顺,22岁时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47岁时竞选副**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在这些过程中,林肯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他51岁竞选**时,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没有退缩,而是非常巧妙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凭借着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支持。

林肯的成功,正是靠他拥有战胜挫折的信念,让挫折变成了成功的动力。所以,不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灰心丧气,要凭借心中所拥有的信念,寻找新的起点,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这是把“感”的切入点放在了“故事情节”上。)

板书:故事情节)

2)重点指导联系实际,落实“情由心生”。

结合优秀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真情的流露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表达出的情感真实,厚重,让人读后难忘。

如一学生在读了《最后一分钟》这本书后这样感叹道: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清**是这样的腐败无能,的确,旗人的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总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一枪一个,一轰一群,只能当活靶子。

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必须要学习,提高科学技术,邓爷爷不是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落后肯定要挨打。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国家欣欣向荣,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所展示的国威、军威,使我们昂首阔步地迈步前进,骄傲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点拨:这是小作者在读了作品后,运用旗人的射箭、马上功夫虽好,但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进行对比,而引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展现现在国力的强大,流露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由例文题目,指导拟题目。

建议:《xxx》读后感从《xxx》里想到的主题下加“《xxx》读后感”的副标题等。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六)由感而发,动笔习作。

学生依托读书笔记和读书记录卡,进行自主写作,教师巡视,提供帮助。

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在教室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二次指导”搜集反馈信息,也可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环节。

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六)学生继续记录读书中的“感”。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拨,对习作困难的学生帮他们梳理、开拓一下思路。并关注优等、中等生的习作表达,从“读”与“感”的关系处理、及“感”的落脚点、到“引—议—联—总”的结构运用、书写时的姿势及规范等方面选择典型,尽享个别评价,为下一环节的指导修改搜集教学素材。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

环节一 作前指导 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 激情导入,调动情感积淀。1.背景 毕业歌 引出话题。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读着 明天,我们毕业 一文时,当 毕业歌 的曲调响起时,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第一天踏进校门,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声同学们好在我们耳畔响起,昨天的往事历历在目。斗转星移,寒暑交替,六年的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

写一份调查报告。写作提示与要求 同学们假如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呀。你可以统计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产生了一些想法,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以统计大家爱唱的歌曲,列出校园歌曲排行榜 还可心调查了解班级课外阅读的情况,从中发现同学们不同的阅...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四

今天语文课,邱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但与众不同的是,手里还拿了一包食盐,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玻璃杯。我们疑惑不解,就像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请教老师,原来,今天老师要做一个科学实验。大家都知道死海淹不死人,今天,我们就要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死海淹不死人的科学道理!邱老师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