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中国历史》六年级年级上册,鲁教版。
科目名称:初中历史六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27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一至五班。
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内在联系。
2、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多种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尝试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的解释,作出正确的评判。
3、能够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更替原因进行分析,认识历史不断发展的潮流的,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明确任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
4、能够知道中华文明诞生、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夏商周更替和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表现和方式。
5、能够归纳秦始皇、汉武帝为实现国家的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产生的影响,并学会正确评价秦皇汉武。
6、能够归纳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正确分析民族状态和关系主流,总结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7、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与统一,认识统一是中国古代的主流。
8、了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分析产生灿烂文化的原因。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习新课3课时,综合复习检测1课时。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学习新课5节,综合复习检测1课时。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6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
第10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学习新课7节,综合复习检测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第11课 “秦王扫六合”
第12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3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5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学习新课4节,综合复习检测1课时,单元检测2课时)
第20课三国鼎立。
第21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课程资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鲁教版。
2)学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
3)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信息。
4)**:充分利用各种纪录片等**材料,形象直观地展现史实。
5)试卷:根据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编制单元测验。
2、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学案引领,导学合作。学案的体例结构分为:目标定向、限时预习、课堂检测、小组展示,通过学案对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
2)**:结合书本中的“活动与**”板块,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活动。
3)**:**音像资料。
4)年表:学习制作大事年表。
3、学习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教材、**、歌曲、网络资源学习。
2)收集资料、学生合作,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历史遗迹遗址等,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性。
3)举办故事会、读书会。
课程评价。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权重:40%)
1)考勤(10分);(2)课堂表现(10分):课堂纪律及参与互动、小组讨论等情况。
3)作业(10分);(4)参与**活动的表现(10分)
2、学生学习成绩评价 (权重:60%)
1)单元综合练习评价(20分);(2)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40分)
过程评价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总分为学期末最终评价,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之一。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 世界历史 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郑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科目名称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世界历史 授课时间 23课时。授课教师 周诗英李瑶 授课对象 郑州市第八十一中学九年级学生。课程目标 1 坚持认真学习 贯彻 道德课堂 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课程,纲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九年级。总课时。48课时。学校。学生 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经过两年初中历史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纲要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学校 郑州市郑东新区豫兴中学编写人 张丽珍授课对象 九年级全体学生时间 2014年8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郑州市郑东新区豫兴中学学科名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必修。教学材料人教版世界历史授课教师张丽珍授课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一 目标解读 1 坚持认真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