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学习材料。
课程标准:、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⑴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正比例、反比例:⑴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⑵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认识圆柱的展开图;2、测量: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3、图形与变换: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4、图形与位置: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
、统计与概率: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⑴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并能进行交流;⑵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㈣、综合应用: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课时数60课时设计者备注。
吴耀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
背景分析。项目课程内容。
1、负数2、比例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⑵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⑶比例的应用。3、总复习:数与代数。
课程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
教法建议:课程实施。
1、结合具体问题情境,了解负数的意义;借助数轴明确正数、0、负数的分布,能比较数的大小,完成数的拓展。
2、通过分析一组数据的走势,把握正比例、反比例关系的特征,建立正反比例的数学模型,根据对正反比例的理解,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用比例知识解决正反比例应用题。
3、借助方格纸,建立坐标系,将正反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更清理把握两种量的走势,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4、梳理小学阶段数的知识间的脉络,明确技能训练点,强化数量关系的提炼和运用教学,夯实计算能力(准确、灵活、迅速),发学法指导:
1、参照规则,用正负数表述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借助数轴比较数。
课程评价。1、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要求用正负数表示一些例如温度、收入支出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并且比较正负数之间的大小。2、能够根据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一组数据能否组成比例,会解比例。
3、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正比例关系。4、用比例解正反比例应用题。5、合理灵活计算相关计算问题,计算达到准确、灵活、迅速三项指标;能解决解方程、混合计算等相关计算问。
数与代数。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的大小;2、根据正反比例关系中两种量中数据的走势、结合定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能在方格纸上表示正比例关系的量,对数据进行判断;
3、采用先判断关系,再套用模型解决正反比例应用题;4、掌握常见数量关系,形成灵活、合理的计算能力。
题。1、比例的应用⑵图形的2、圆柱与。
1.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2.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3.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力和空间观念。
教法建议:1、依据比例尺定义理清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明确放大或缩小引起的图形的边长、面积之间的变化;
2、通过实例建立利用给定比例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解题思路、方法;
3、通过动手操作弄清楚圆柱表面积的构成,区分表面积和体积两个概念,经历推导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计算方法,能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4、结合图形加深理解,实现数形的结合。学法指导:
1、理解比例尺、表面积、体积等重要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形成解题思路;
2、能借助图形加深理解,梳理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1、能够根据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解决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的计算问题;解决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问题。2、能够在相关情境中解决关于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方面的计算问题。
3、经历圆柱体积、表面积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比例尺图形放大或缩小。
放大和缩小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圆锥⑴圆柱(表面积、体积);⑵圆锥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1、统计2、总复习:统计与概率。
1.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空间与图。
形。体积)。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思维能。
教学建议:1、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认真分析数据对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2、在对比中认识到三种统计图各自的优势,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统计图统计数据,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种分析数据的方法;学法指导:
1、能够结合统计图认真分析数据,根据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和**。
统计与概。率。
熟练收集数据,对数据作出分析,对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能阐述自己的理由。
1、数学广角:抽屉原则2、自行车3、总复习:综合应用。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积极尝试根据具体情况用相应的统计知识收集、分析数据,从数据中作出相应判断;
2、积极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建议:
1、关注数学综合实践环节,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比如:自行车里的数学、节约用水、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场、邮票中的数学等,通过小组合作的**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探索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探索抽屉原理,在了解抽屉原理的基础上,经历简单数学问题模型化的学习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复习整理,突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作业养成认真作业、整洁书写的良好习惯,及时订正错题,提高作业质量。学法指导:
1、打好基础,梳理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所提问题作出分析,选择相应方法解决问题,形成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认真对待课堂作业,独立完成每次作业,认真计算、工整书写;及时纠正错误,建立错例日志,通过课堂作业的点滴进步打好基础、树立信心。
1、根据对抽屉原理的理解,能够将相关的问题模型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能够对作业进行检查,及时订正错误。
4、采取作业评价与单元阶段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
5、革新作业设置样式,各类作业相结合。
6、计算正确率达到80%以上,每分钟不少于5道口算,混合运算4分钟一题。
里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 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 基础课程。设计教师 郑州市郑东新区杨桥中心小学张朋。适用年级 郑东新区杨桥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所需课时 60课时。时间 2016年2月。背景。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负数 圆柱与圆锥 比例 统计 数学广角 整理和复习等。圆柱...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六年级下册数学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程类型 必修课。学生 教材背景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从学生方面看 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经过近6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的数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基础教育 设计教师六年级数学组适用年级六年级 总课时60课时左右设计日期2012年2月 10日。一 课标 学材 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一 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 空间与图形 1 图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