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发布 2020-07-13 17:25:28 阅读 6262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

学生、教材背景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

从学生方面看: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经过近6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本期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学习单元:“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整理和复习”,其中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是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总复习。

即本期的数学学习,除完成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学生顺利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负数。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第三单元比例。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统计”

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和反比例,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关正比例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广大或缩小。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经历对“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教学进度:

共58课时。

1、负数(3课时)

二、圆柱和圆锥(9课时)

圆柱6课时。

圆锥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

3.比例的应用5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4、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5、 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与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

2、空间与图形9课时。

3、统计与概率4课时。

4、综合应用4课时。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三、实施对策。

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空间和图形: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教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来认识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并进行交流,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课程评价: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

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速度每分5题以上;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港湾路小学。

2023年12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课程类型基础教育 设计教师六年级数学组适用年级六年级 总课时60课时左右设计日期2012年2月 10日。一 课标 学材 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一 数与代数。1 数的认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二 空间与图形 1 图形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数学 六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数学。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课时 60课时。设计者 张元真。背景。本期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学习单元 负数 圆柱与圆锥 比例 统计 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整理和复习 其中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 是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即...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 基础课程。设计教师 适用年级 六年级学生。所需课时 61课时。时间 2016年1月25日。一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六年级下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