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人教新课标

发布 2020-07-22 17:39:28 阅读 5265

课题: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1课时。教学内容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知识兴趣。

教学重点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教学方法演示法,引导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一、训练铺垫,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看我们这自行车里就有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二、明确目标,**新知。

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行进原理(课前在讲台上摆一辆普通自行车)

师:同学们,谁知道自行车是怎么行进的?

教师边说边推动一辆自行车,请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回答。)

生:靠车把推动的。生:靠车轮流动的。

生:靠脚踏推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车轮前进的。师:齿轮是怎样带动车轮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转动脚踏,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提出结论:1、脚趾蹬一圈,前齿轮转一圈,2、链条跟着前齿轮转动,后齿轮跟着链条转动,后轮跟着后齿轮转动。

链条间的32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个齿对应,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一定转过一个。

设计意图。教学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齿。前齿轮转多少齿,后齿轮也转多少齿。3、后齿轮转一圈,车轮转一圈。三、合作交流,发现规律。

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师:我们刚才了解了自行车行进的原理,哪么谁知道脚踏噔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呢?

2、分析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立案。

方案a:蹬一圈,量一下就知道了。

方案b:通过车轮的周长乘上后齿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

师:怎样知道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多少圈呢?怎么办?(学生再观察、讨论)

建立数学模型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例题1、求解:

如果前齿轮齿数为48,后齿轮齿数为19,车轮直径为71cm,那么蹬一圈能走多少米?

如果前齿轮齿数为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cm,那么蹬一圈能走多少米?汇报交流。

师:蹬同样的圈数,哪辆自行车走的最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总结: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与车轮直径、前、后齿轮的比值有关。

3、研究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观察、研究,我们了解了自行车蹬一圈所走的路程等于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车**小不变时,前后齿轮的齿数的比值越大,蹬一圈自行车走距离就越远,速度也就越快。而为适应各种需要,人们还发明了变速自行车。师:

老师这辆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和6个后齿轮,它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呢?学生讨论交流,完成书本第67面的**,并回报情况。

师: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的最远?结论:蹬同样的圈数,前后齿轮的齿数的比值越大,自行车走的最远。四、知识拓展:

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如,让学生按由远到近(蹬同样的圈数,使车走距离)的顺序,将各种组合排序;如何使这辆变速自行。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充分经历“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教师在注意班上同学的不同思路,通过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也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使学生初。车能变化出12种不同的速度等等。步认识数学与。

五、归纳总结:人类生活的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自行车里运用到我们切联系及对人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圆的周长、排列组合、比例类历史发展的等)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作用,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达到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

本课作业1、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为26个,后齿轮齿数为16个,车轮半径为33cm。

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吗?小明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2、一辆自行车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前进5米。求自行车车轮的直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板书设计自行车里的数学。

蹬一圈自行车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前齿轮的齿数×前齿轮的转数=后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转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 1《比例》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比例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比例 人教新课标库车县伊西哈拉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使用人姓名 阿斯亚木 艾山。课题。比例。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年级六。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个性修订。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教学2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抽屉原理》人教新课标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课题 抽屉原理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鸽巢原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 抽屉原理 鸽巢原理 的 过程,初步了解 抽屉原理 掌握 至少 总有 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 鸽巢原理 的学习,增强对逻辑推理 模型思想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人教新课标。分数混合运算。第4课时。教学内分数乘加 乘减混合运算,教材第8 9页例6容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 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目标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 迁移 尝试练习 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