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7-20 09:18:28 阅读 5132

《丑石》教案。

备课人:李瑞瑞授课人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丑石》体现了这样的审美观。本文通过描写一块长年累月埋没于污泥荒草中,不但不被村民们重视,反遭咒骂和唾弃,某一日被一位天文学家发现,终于成了无价之宝的石头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操守的探索思考。

抒发作者对那种不屈于误解、甘于寂寞生存的高尚情怀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掌握阅读、鉴赏散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抑扬先抑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感悟作者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我们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界定吗?是的,不能。因为判定的角度不同,因素不同,那么对美丑事物的感情也就不同。

今天,让我们借助贾平凹的一篇散文,来增强我们对美丑的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原名贾平凹,2023年出生,陕西丹凤人。202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202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集《贾平凹获奖中篇**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奖;《满月》获2023年全国优秀短篇**奖;《废都》获2023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2023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3、 范读课文。

同学们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听到的感受。

四、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1.自由朗读,在反复朗读中感悟。

2.理解词义:

遗憾:不称心,大可惋惜;遗恨。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嫌弃:厌恶而不愿接近。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憧憬:向往。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对对方意思的误解。

3.近义词:

遗憾——惋惜规则——规范细腻——细致讥讽——讥笑。

4.反义词:

细腻——粗糙干燥——潮湿讥讽——赞美。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叙写丑石由“丑”变“美”的故事,赞颂了丑石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揭示了大美不言的人生哲理。

6、课堂练习,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模翘盛{7、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书写本课字词。

2.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1、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内容。

二、分析:1、迅速浏览一下课文。思考文章先写了丑石什么,又写了丑石什么?(各用一个字来概括)理解:先写了丑,又写了美。

2、速读第一段,思考:文章第一段作者走写到:°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作者°遗憾±它什么,为什么°遗憾°呢?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理解:从三个方面回答a、黑黝黝地卧在那里(从颜色上说很暗,不着人喜欢);b、牛似的模样(从形状上说其蠢笨);c、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多碍地面(说其没来历,没人关心,还碍地面)。起到了总起的作用。

3、外在条件不好,就要从内在去弥补,那么丑石弥补了吗?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理解:突出了丑石的无用:垒不成山墙;压不成台阶;凿磨太细。

理解:用比较的方式证明丑石的无庸,就连花都嫌弃它,只有杂草眷顾它,而孩子们也不喜欢它。

4、总之,不仅外表不好看,还这么地没有用处,这是不是就证明了丑是真的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对,不是。终于被一个科学家慧眼识珠,发现了它的潜能,速读第六段,思考你怎样理解°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中的°拉直±?

理解:眼光是无形的东西,拉直将无形化为有形,生动、形象,作用是写出了科学家那种意外的惊喜和全神贯注的神情被刻画的活灵活现。体现了丑石的不同凡响和科学家的慧眼识珠。

5、°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的将它运走了±中的°小心翼翼±说明了什么?

理解:丑石的价值体现。说明人们对这块丑石是非常爱护、珍惜的,与我们对丑石的态度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6、°这使我们很惊奇±中的°者±指代的是什么内容?

理解: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结合上下文看)

7、作者对丑石的感情也有一个大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这叫做°先抑后扬±。(作者本意是要赞扬°丑石±,但他并不急着赞扬,而是首先极写丑石的°丑±,写它无一用处,人们是如何的讨厌它,然后笔锋一转,说它原是一块非同凡响的陨石,进而盛赞它的美妙和伟大之处。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提问了几个学生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既吸引人,又能取得强烈的效果。)

8、分析了文章的思路与写法特点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三、总结归纳:

这是一篇托物寄意、抒写作者对生活哲理体验的散文。作者通过对一块°丑石的描述,从人们对°丑石±认识的变化,生发出许多感慨,并由此推想到社会上的此类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认识事物不可限于表面,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布置作业:

1、本文最后一段,是作者的感悟。你能为本文另外协议各结尾,表达你对丑石命运的感悟吗?

2、片段练习: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

五、 板书:

丑石。贾平凹。

先写了丑无一用处——讨厌它。

} 欲扬先抑。

后写了美非同凡响的陨石——盛赞。

六、课后反思:

寓言二则》教案。

备课人:李瑞瑞授课人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目标: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

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庄子写的《东施效颦》。你了解庄子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

2.品读句子:

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

4、品读句子:

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

(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

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四、讨论:1、小组讨论:

(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

(2)什么是真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

(3)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2、班级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指导点拨: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五、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

练习读出感情,再分角色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东施效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

二、学习《楚王好细腰》

自读自悟,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楚王好细腰》。

2、全班交流。

三、讲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全班讲。

2、集体交流:

(1)知道楚王喜爱细腰后,大臣们的心里会想什么?

(2)大臣们投其所好,他们是怎么做的?

品读句子:“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你能否为大家演示一下“胁”、“带”、“扶”这几个动作,并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的描绘出这几个动作?

大臣们在细腰过程中是否有痛苦,他们会有思想矛盾吗?猜猜他们怎么想的。

再试着读读这句话,读出大臣们的矛盾心理。

(3)第二年,大臣们的“努力”可有了成效,满朝文武的脸都是黑黄黑黄的了。看到这番情景楚王还乐的起来吗?

(4)你想对楚王和大臣们说什么?

四、升华延伸。

你是不是认为文章结尾还可以写点什么?试着写一写。

其实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刚正不阿的人,他们不畏强权、保持自我,谁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

这则寓言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师点拨:《楚王好细腰》通过达官显贵们束腰以求楚王宠信的丑陋举止,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耻下场。

五、检测:

检查背诵,交流理解体会寓意。

六、作业设置:

1、从生活中找寓言中的人物。

2、背诵默写古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本组课文围绕 祖国在我心中 这个主题,共编排了四篇文章。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感到骄傲 自豪,立志报国。5 詹天佑。学习目标 1 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 杰出 ...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 詹天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詹天佑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课文的能力,学会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2 倡导自主 合作 参与式的学习方式,运用画图法,实物模拟法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5 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p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自主认识十个生字,部分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詹天佑事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前先学,培养学生搜集信息 整理资料,还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 难点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