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而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的。本课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突出以下几点:
一、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深入认识圆、研究圆的内在需要;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就是用学生所熟悉的校园及周边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圆,激起学生对圆的多种回忆,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感受到所要学习的圆就在我们身边。
二、运用活动**法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从而不断认识圆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通过小组猜想、动手实验、归纳概括,得出圆的特征。
三、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动态、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并利用多**将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留给学生一定的时空,让他们主动参与体验知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有效建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圆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半径与直径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圆规、三角板、圆形纸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找出图中哪些地方有圆或者与圆有关的信息?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的?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正因为有了圆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圆的奥秘,好吗?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 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 认识圆,并画圆。(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圆的平面图形。
1)出示例1的实物图,说说这些物体上的圆在**?
2)教师借助物体画圆。
3)比较圆与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平面图形,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两**形)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学习画圆。
1)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工具在纸上画一个圆。
2)反馈学生画圆的方法。
3)你认为用什么工具画圆最科学最方便呢?
(4)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拿着圆规边介绍边在黑板上画圆;圆规有两只脚,带针尖的这只脚固定在一点,另一只带笔的脚绕着这个点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5)学生用圆规画圆。
师:你会用圆规画圆吗?在纸上试一试。
6)归纳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定长,②定点,③旋转一周。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例2)
1、理解圆各部分名称。
1)自学课本,初知名称。
师:同学们,圆里还有很多知识,数学家们把这些知识都规定了不同的名称,请大家翻开课本17页,结合老师的自学提纲,认真自学。
2)交流消化,理解名称。
圆里各部分的名称有哪些?
什么是圆心?用什么字母表示?
什么是半径?用什么字母表示?
什么是直径? 用什么字母表示?
3)让学生在刚才画的圆中标出圆心,分别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4)教师强调画圆时要记住标上条件。
5)思考交流:什么决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
2、探索圆的特征。
1)分组讨论,进行猜想。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那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圆可能会有哪些特征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提出猜想。
请各小组把讨论情况在全班交流一下。
3)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猜想了圆有这么多的特征,你们能不能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来验证一下?
4)学生概括,总结特征。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概括一下圆的特征?(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长度都相等,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二分之一;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5)等圆里,半径长度、直径长度怎样?
三、巩固内化,发展思维。
1、基础练习。
1)找出图中哪条线段是半径?哪条线段是直径?
2)填空题。
3)填表。4)选择题。
2、拓展练习。
体育课上,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谁把圆圈套中红旗,谁就赢了,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为什么?(出示3**,3个小组的同学玩游戏)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五、分层作业,发展能力。
1、必做题:课本练习四第题。
2、选做题:课本练习四思考题。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小学六年级的一节概念新授课,是在学生学过了线段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作为曲线围成的平面几何图形,它既是一节起始课,同时也是后继学习内容——圆周长、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的基础。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工艺品中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
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二、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1、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让学生结合我出示的自学提纲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有哪些?
然后通过在圆中找圆心,半板和直径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2、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特征,然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3、放手让学生自己**直径的特征,有了**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4、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自主**做为主线,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主**,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最后作业的分层布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 操作 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 折 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三 情感...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 圆的认识》公开课导学案
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2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 合作 游戏等活动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画一画 折一折 量一量 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 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 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圆 圆的认识》公开课导学案
圆的认识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圆的认识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对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等直线平面图形认识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虽然在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改变,但它们之间又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