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升和毫升。
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能用“毫升”的概念,估计一些常用容器的容量,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使学生能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升”有了清晰的认识。生活中喝的牛奶也是用“毫升”为单位,学生应该不陌生,但对“毫升”到底有多少并不是十分清楚。
1.每个小组1只500毫升的量杯,自制的1升的容器1只。
2.老师准备500毫升的量杯2只,滴管1只,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毫升为单位的容器。
学程设计。一、情境创设,激活经验。
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及其单位“升”,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知识,比升小的单位还有“毫升”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毫升”(板书课题)
二、操作感受,认识毫升1.观察: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小结:
毫升是在表示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来表示。(板书:
ml,ml)2.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
3.实验:,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几滴水大约是1毫升。
4.小组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毫升有了什么认识?
三、升与毫升的进率1.猜测升与毫升的关系。
2.认识500毫升量杯上的刻度。
接下来,请同学们将自制量器中的1升水倒入量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
导航策略。板块一:
交流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单位之外,还用什么做单位?
板块二:观察、实验、感受1毫升的大小。
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
初步感受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
板块三:猜测并验证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地方。
动手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
点。教学资源。
预习作业设。
计。3.小组讨论:1升等于多少毫升?
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
四、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想想做做1
指名读题后口答。全班集体订正。
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是多少。
2.想想做做3
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
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
3.想想做做4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指名:为什么2000毫升是2升?
4.想想做做课前完成,课上汇报结果。
五、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
六、小结与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在学习中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块四:充分交流,进一步深化升和毫升的关系。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升和毫升认识毫升》培优课教案
认识毫升。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3 4页例3 例4 试一试 和 练一练 第5 6页练习一第4 6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实际和操作感受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1升 1000毫升,能够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 初步会用毫升作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2 使学生在具体操作 观...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教法 引导 学法 合作 教学用具 学生尺一把 米尺一把,相关的插图 课件。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 口答。在测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2 动手量一量,我...
2019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梯形2 优质教案
认识梯形。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个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过程与方法 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 空间与图形 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