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母鸡》备课

发布 2020-05-31 07:07:28 阅读 9400

课题:《16*母鸡》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准“似(shì)的,欺侮(wǔ),可恶(wù),差(chà)不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来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情况:

1.识记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词语补充。

4.理解词语。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学生****《母亲》。

2学生对**中的母亲进行口头描写。

3引入课题: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感知,把握特点。

1.出示问题学生朗读。

a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b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小组学习汇报。

教师总结:a结构上《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都运用了“总分”段式。

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表现小动物的特点。b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三、汇报交流。

1 再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

1)找一找写作者对母鸡讨厌的语句,和不讨厌的句子。

理解句子:“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课堂记录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作业:1完成配套练习题。

2抄写划出词语一词二遍。

选作:1完成同步课堂练习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16 母鸡教案新人教版

16 母鸡 教学目标。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一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 猫是十分平凡的动物,但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的笔下,它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他笔下的母鸡又是什么样呢?今天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母鸡》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 1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个怎样的母鸡?预习单。预习指导 1 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 认真朗读课文,读流利 读正确。预习自测 1 我会读 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如怨如诉。2 我会用多音字组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6母鸡》优质课导学案

16 母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由 一向讨厌 直至 不敢再讨厌 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讨厌它时而没完没了 时而如泣如诉 时而又发了狂的叫声,还讨厌它欺软怕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