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如“纷纷逃窜”、“凝视”、“任性”、“冷酷”、“洋溢”、“喧闹”、“训斥”、“叱责”等词语。
二、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3、理清课文条理: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巨人的漂亮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写巨人将孩子们从花园里赶出来后,花园立刻变得寒冷、荒凉。
第三部分(第8~11自然段):写巨人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将花园还给孩。
子们,自己感到无比幸福。
三、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1)巨人的花园漂不漂亮?(结合文中的话回答)
漂亮的花园。
是一座漂亮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2)投影巨大贡献花园的美丽景色。
3)孩子们喜不喜欢巨人的花园,为什么?
孩子们都喜欢巨人的花园,因为巨人的花园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4)教师相机指导、设疑。
巨人的漂亮花园里之所以能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是因为巨人外出旅行有好久了,一旦巨人回来后,花园里是否通能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
2、填空:春天 ,夏天 ,冬天 ,冬天 。
二、研读课文。
1、让学生自读故事,分别画出巨人回来前、巨人回来后、巨人醒悟后花园我里的情景。
2、交流巨人回来前和回来后的句子。指名分别读这些句子。
1)回来前的句子。
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指名读、齐读。
2)回来后的句子,请同学们把惨状读出来。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
指名读、指名评,再指名读、齐读。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巨人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玩,生气地把孩子们赶跑了,请同学们找出巨人赶孩子时说的话。
a)生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话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时可能是什么样子?他的动作、神情如何?
b)根据学生的想象,指导学生分组比赛读这三句话,再指名做动作。
c)读了这三句话有什么感受呢?
4、默读第8自然段。
当巨人把孩子们赶走时,在桃树下有一个小男孩却没有跑。想象一下:小男孩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可能会对世人说些什么?巨人听了小男孩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5、读剩下的部分。画出巨人醒悟后的句子,体会中心句“唤来寒冷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指导学生体会巨人当时的心情。指导读。
6、读了这篇童话后你有什么体会或发现。自由谈。
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中心句。
三、拓展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再次体会,可以几个人表演;如果对人物形象感兴趣的,可以与同学展开人物形象的讨论;如果对童话的语言感兴趣,可以深入读有关段落。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利用资料袋在课下搜集自己的童话。
四、谈学习体会。
1生谈对课文的体会。
2教师归纳。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体会到快乐应当与大家共同分享。
五、板书设计。
任性赶走孩子春天走了。
孩子们爬进来春天来了。
斥责孩子们春天又走了
醒悟了春天又来了
10*幸福是什么。
学习目标:1、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学习,感悟课文内涵,提高合作**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
教学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她就是智慧的女儿,她给你们送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图。出示课件图:智慧女儿祝同学们幸福!
2.同学们都感受到幸福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那有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这篇童话故事中寻找《幸福是什么》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对幸福理解的重点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明白“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三、表演**,理解幸福。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故事。师巡视指导。
2.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提出建议。
3.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3.根据交流,板书“幸福靠劳动尽义务方便他人”。
4.要求学生带着真诚快乐去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用心感受其中的幸福。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幸福。
1.举例说说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2.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作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同时激发学生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层地理解幸福。
3.我们只要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五、拓展升华
1.出示关于幸福的名言:“屠格涅夫的‘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2.学生读一读,尝试写一句自己的幸福格言。
3.小结。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
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11 去年的树。
学习目标: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难点:通过多层次的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听师范读,然后告诉老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是啊,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只漂亮的小鸟正用清脆宛转的嗓子为一棵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正摇曳着他那茂盛的枝条,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今天,围绕着小鸟和大树,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
出示课题:去年的树。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从同学们所说的感受中,我们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之间浓浓的情谊,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这种浓浓的真情。
第二课时。一、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4、想一想,说一说:
从刚才同学的朗读表演中,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小鸟对大树的关心,小鸟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飞越千山万水,找寻着大树,但大树这时已永远无法看到小鸟了。那么大树在他被伐木人无情地砍倒之前是否也在思念着大树呢?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大树最想对谁说话呢?
(也许是小鸟、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大地母亲……)请同学们以大树的身份说一说。
二、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如此宽容、无私的大树,如此深情、真诚的小鸟,这一对真挚的朋友,最后终于见面了,虽然大树已成为了灯火,但小鸟还是为他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出示最后三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当小鸟两次深情地看着灯火时,他心里分别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同学们,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人世间最宝贵的诚信。读完这个感人的故事,你肯定比第一次读这个故事又加深了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最深的感受。
三、板书11 去年的树。
大树鸟儿。听好朋友唱歌给好朋友唱歌。
诚信为友情。
12* 小木偶的故事。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4、积累描写表情神态、动作的词语。
5、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续编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一、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谁来做小老师,把p57的生字教大家认一认?
2、在第12课中,也有些难读的词语,看看谁能读准它?请大家跟他念一念。
四年级语文备课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一 单元教材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本单元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位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且围绕童话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本单元在全册中的地位就是进 感价值观教育,作用就...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备课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备课计划。7.自然之道。片段赏析。师 刚才有同学问 我们很急,向导却若无其事,我们和向导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请两位同学读读第 自然段。生朗读。师 是啊,幼龟这样危险,难怪我们会着急,谁再读读。生朗读。师 嘲鸫很凶猛,连狗和人都敢啄,它正在啄一只幼龟的头,多危急啊!谁再读?生读 师 我们这...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 课文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德国的所见 所闻 所感。对于一个国家的认识或者说对一个民族的认识绝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讲清楚的,但是作者却巧妙地以每家每户窗前的鲜花作为独特视角,让我们透过一扇扇花团锦簇的窗户真切地感受到德国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触摸到这个民族鲜明...